第421章(1 / 3)
两人因是同年,本是平辈论交。不过如今结了亲,就差了辈分。
沈瑛道:“既为婚姻,本当如此。”说罢,就重新给杨廷仪见礼。
杨廷仪连忙扶起,对沈三老爷道:“真是羡慕姻兄,有这样出色的侄儿…
杨家这几代人丁也稠密,杨廷仪的同母兄弟就有十人、庶弟两人,其中序齿六人。如今除了杨廷和与杨廷仪已出仕外,序齿第四的杨廷宣是今年乡试新科举人。
在新都一地,杨门父子三进士,已成美名。
不过同沈家这样累世宦门的人家相比,就有些不够看。
杨家父子杨春是在正五品上致仕,杨廷和现在是正五品,杨家的姻亲品级也不高。
可沈家这里,除了当家人是二品尚书之外,连姻亲都是九卿,剩下族中子弟在京做官的好几个,还出过状元。
杨廷仪年岁与三老爷年纪相仿,未及而立之年的沈瑛同他们相比,则是“年轻有为”。在官场上,沈瑛也算是“少进士”,又是庶吉士出身,以后的前程也比旁人容易的走的多。
沈三老爷指了指旁边的杨慎,赞道:“舞勺之年既为新秀才,有这样侄儿在,三老爷何须羡慕旁人……”
杨廷仪谦道:“不过是早下场的缘故,我已经听家兄说了,瑞哥学问也不差,明年童子试应无碍的……”
沈三老爷道:“不过是勤勉,论起天分来,到底不比世侄。”
杨廷和与杨镇这会儿已经寒暄完,正一边吃茶,一边听厅上其他人说话。
杨镇看着少年儒雅的杨慎,再想想沈家的沈瑞、沈珏兄弟,对比自家只晓得淘气的小儿子,真是羡慕嫉妒恨。要是能选择,他宁愿小儿子是个闺女,嫁回沈家,亲上加亲。
谁让次子是个小子,家中虽有闺女,却是庶出。他即便有心与沈家亲近,也没脸用庶女提亲。
↑返回顶部↑
沈瑛道:“既为婚姻,本当如此。”说罢,就重新给杨廷仪见礼。
杨廷仪连忙扶起,对沈三老爷道:“真是羡慕姻兄,有这样出色的侄儿…
杨家这几代人丁也稠密,杨廷仪的同母兄弟就有十人、庶弟两人,其中序齿六人。如今除了杨廷和与杨廷仪已出仕外,序齿第四的杨廷宣是今年乡试新科举人。
在新都一地,杨门父子三进士,已成美名。
不过同沈家这样累世宦门的人家相比,就有些不够看。
杨家父子杨春是在正五品上致仕,杨廷和现在是正五品,杨家的姻亲品级也不高。
可沈家这里,除了当家人是二品尚书之外,连姻亲都是九卿,剩下族中子弟在京做官的好几个,还出过状元。
杨廷仪年岁与三老爷年纪相仿,未及而立之年的沈瑛同他们相比,则是“年轻有为”。在官场上,沈瑛也算是“少进士”,又是庶吉士出身,以后的前程也比旁人容易的走的多。
沈三老爷指了指旁边的杨慎,赞道:“舞勺之年既为新秀才,有这样侄儿在,三老爷何须羡慕旁人……”
杨廷仪谦道:“不过是早下场的缘故,我已经听家兄说了,瑞哥学问也不差,明年童子试应无碍的……”
沈三老爷道:“不过是勤勉,论起天分来,到底不比世侄。”
杨廷和与杨镇这会儿已经寒暄完,正一边吃茶,一边听厅上其他人说话。
杨镇看着少年儒雅的杨慎,再想想沈家的沈瑞、沈珏兄弟,对比自家只晓得淘气的小儿子,真是羡慕嫉妒恨。要是能选择,他宁愿小儿子是个闺女,嫁回沈家,亲上加亲。
谁让次子是个小子,家中虽有闺女,却是庶出。他即便有心与沈家亲近,也没脸用庶女提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