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1 / 3)
而像沈家这样子嗣艰难,选了嗣子承祧香火的,多半会早婚。沈瑞与杨恬差了四岁,等到杨恬及笄时,沈瑞已经十九岁。
何学士道:“内大兄最关心的不过是瑞哥的学业,瑞哥虽拜在伯安名下,可伯安身体不好,明年开春就要回乡……瑞哥不好另拜他人,内大兄只能为他寻一个岳父以作教导,到底是慈父心肠……”
杨廷和并不曾见过沈瑞,不过却晓得沈家是沈度学士之后,沈大老爷与已故太爷都是九卿,论起门第来,比杨家高了几头去,能使人向杨家提亲,有些受宠若惊。
要知道,杨廷和的祖上是赘婿,高祖父、曾祖父都是白身,祖父是贡士,家族才成了读书人家。他自己先与其父中了进士,而后其父中进士,父子出仕,才晋身仕宦人家。
不过即便受宠若惊,杨廷和也没有一口答应。
不管沈大老爷官声清正,徐氏如何有贤名,沈瑞到底是嗣子,不是两人亲生子。对于沈瑞的人品,杨廷和还想要“眼见为实”。
两家做亲,这“相看”也是应有之意。
何学士传话回沈家,大老爷与徐氏自然无异议。
等到沈瑞下学回来,被叫到正房,就得了这个消息。
沈瑞对于沈杨两家结亲并不意外,官场之上最后的结盟手段,就是联姻。只是没想到自己身上,原本以为会是玉姐对杨慎的庶弟。
毕竟他是承嗣子,多半要早婚,而他的年纪与杨家嫡女的年纪相差又大了
听说过两日就要随大太太往杨家赴宴,沈瑞心里直抽抽。
他是想要借杨家的光,让沈家在正德年间不翻船,可没有打算彻底上杨家的船。
杨廷和固然做了两朝首辅,可下场并不好,晚景凄凉。
可是这门亲事,既已经托人传了话,到了“相看”的时候,就轮不到沈瑞再说什么……
↑返回顶部↑
何学士道:“内大兄最关心的不过是瑞哥的学业,瑞哥虽拜在伯安名下,可伯安身体不好,明年开春就要回乡……瑞哥不好另拜他人,内大兄只能为他寻一个岳父以作教导,到底是慈父心肠……”
杨廷和并不曾见过沈瑞,不过却晓得沈家是沈度学士之后,沈大老爷与已故太爷都是九卿,论起门第来,比杨家高了几头去,能使人向杨家提亲,有些受宠若惊。
要知道,杨廷和的祖上是赘婿,高祖父、曾祖父都是白身,祖父是贡士,家族才成了读书人家。他自己先与其父中了进士,而后其父中进士,父子出仕,才晋身仕宦人家。
不过即便受宠若惊,杨廷和也没有一口答应。
不管沈大老爷官声清正,徐氏如何有贤名,沈瑞到底是嗣子,不是两人亲生子。对于沈瑞的人品,杨廷和还想要“眼见为实”。
两家做亲,这“相看”也是应有之意。
何学士传话回沈家,大老爷与徐氏自然无异议。
等到沈瑞下学回来,被叫到正房,就得了这个消息。
沈瑞对于沈杨两家结亲并不意外,官场之上最后的结盟手段,就是联姻。只是没想到自己身上,原本以为会是玉姐对杨慎的庶弟。
毕竟他是承嗣子,多半要早婚,而他的年纪与杨家嫡女的年纪相差又大了
听说过两日就要随大太太往杨家赴宴,沈瑞心里直抽抽。
他是想要借杨家的光,让沈家在正德年间不翻船,可没有打算彻底上杨家的船。
杨廷和固然做了两朝首辅,可下场并不好,晚景凄凉。
可是这门亲事,既已经托人传了话,到了“相看”的时候,就轮不到沈瑞再说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