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妇人苦笑道:“方才人多,小外甥又淘气,便与老身另两个外甥走散了……”

  话没说完,那小童脸上已经露出惊喜,看着远处,挥着手臂道:“祝表哥,魏表哥,我同姨母在这儿”

  大家顺着他的视线望去,便见远处过来数人,为首的是一个眉眼方正的中年人与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郎,后边跟着小厮、仆妇。

  “七姨母在这里,真是太好了”那中年人面上汗津津的,看到老妇人,重重地松了一口气:“这里人多,甥儿真怕姨母被冲撞了。”

  老妇人慈爱道:“我都半百的人,又不是小娘子,怕甚冲撞?让希哲担心了,快擦了汗,莫要着了凉”

  那中年人笑了笑,老实地从袖子里掏出帕子,在额头上抹了两把,道:“这庙会上里鱼龙混杂,幸好没出什么事

  旁边那少年郎瞪着那小童,道:“何泰之,定是你又不听话四处跑,才带累姨母跟着大家走散”

  那小童面上讪讪,往老妇人身后避了避,小声道:“魏表哥,我不是故意的……”

  他到底不过是八、九岁大的孩子,方才被壮乞惊吓到,又被亲人呵斥,忍不住“哇”地一声哭出声来。

  沈瑞在旁,面上不显,心里已是震惊不已。

  祝表哥?希哲?右手六指?

  六个手指头的祝希哲听着会耳生,可六个手指头的祝枝山后世却无人不晓。

  祝允明,字希哲,因右手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后世称为祝枝山,以狂草闻名于世,与唐寅、文徽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

  这祝枝山在后世虽被人称道,可他与唐寅两个,都是境遇坎坷的悲剧娃。

  唐寅是富商子弟,十六岁过院试为案首,成为苏州城闻名的少年才子,可未等举业,先后死了爹娘、发妻、妹妹,家里吃喝都困难,更不要说读书。难得有个好友,就是祝枝善,便劝他专心举业,还帮扶了一二。唐寅二十七岁浪子回头,专心读书,两年后参加乡试,一举中了解元,就是前年弘治十一年那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