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耿仲明想破了头也想不明白,洪太师不肯见自己和阿济格,居然对是和那矮子在议事,他到底是何方神圣?

  ……

  黄昏时分,团山军的营地中开始埋锅造饭,兵士们按照自己的编制在属于自己的地盘里静静得等待着炊事兵将饭送来。

  这年月水稻产量很低,团山军的伙食基本是面食和土豆为主。不过兵卒们更喜欢吃馒头,土豆当饭吃一顿两顿可以,天天吃实在是味同嚼蜡一般。

  由于今天奋战了大半天,故而晚餐是两个大馒头--要知道在平时,兵士们的晚餐都是一个馒头两个土豆。

  张力的伙食自然要比普通兵卒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去,今儿个算是开荤,因为万治从朝鲜人那里弄了几口肥猪过来。

  原本张力的意思是让伤员们吃点肉食,不过安子还是给张力弄了一大碗红烧肉过来,张力也就懒得矫情,跟安子一起大快朵颐起来。(未完待续。)

  第539章 变化

  团山军建军之初,张力制定的军规中有一条便是战时禁止饮酒。可是后来的情况让张力放弃了这一条,即使禁酒令只限制于战时,可是在辽东是根本推行不下去的。

  原因便是小冰河期的辽东实在太冷了,将士们很多时候需要喝一点酒御寒,毕竟他们不可能像大户人家一样躲在宅在里烤火。

  有些时候,现代的一些观念不一定对,还是接“地气”一点才好。张力亲自命人在团山堡建了几座酿酒作坊,专门供应军中美酒。

  其实在张力来辽东之前,普通的兵士压根也没可能饮酒,那是总旗以上的将校才有的特权。粮食在明末本来就特别稀缺,又怎么可能拿去酿酒?即使有一部分用作酿酒,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酒价特别高。

  在了解了辽东特殊需求,将士们需要饮酒御寒之后,张力对于酿酒的材料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选定了玉米这种农作物。

  辽东不太适合种植玉米,可是山东却不一样,那里气候比辽东温暖许多,于是卢象升便在山东大规模的推行种植玉米。

  山东生产出的玉米由于选种育种时间不够,并不适合人吃,因为口感实在是不怎么样。故而玉米的两大用途一是用作牲畜家禽的口粮,二是作为酿酒的原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