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养了外室以后 第54节(6 / 7)
次日, 卯时末。
萧言暮去南典府司上职之前,便收到了医馆那头、药童送来的消息,说是萧言谨有要事寻她。
冬日的卯时末天色都灰沉沉的, 阳光懒怠薄凉的透过云层落下一丝, 北风倒是强劲, 呼呼的吹着人面,将人的面皮都吹得发僵。
站在她面前的药童逐字逐句的学:“那位客人请我转告您, 他说,愚弟腿伤难愈,纵是重金医治,日后也难免沉疴缠身,自知难以在京中自立, 故想重归故土,寻一间房舍,做夫子授书, 以了此残生,还望阿姐去附近的驿站租赁辆马车、寻个马车夫来送我一程。”
萧言暮当时裹着大氅立在原处, 脑子里想的却是她幼时跟萧言谨在村子里的样子。
她们俩年岁小, 一起在村中跑来跑去,萧言谨白白嫩嫩的一个小米团子, 跟在她身后,昂着脸喊“姐姐姐姐”。
萧言暮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大奉重孝道,老人不死,下面的子女都是不得分家的, 甚至四代人都要住在一起, 家族越旺,越不会被人欺负, 人口越多,打起架、抢起东西来都有底气,村子中出村霸就是这个缘由,人一定要够多,不能分开。
一家人,不管有什么样的龃龉,都得撑着一张和善的皮继续过日子,村子里一些人家会因为鸡毛蒜皮的事儿吵闹,高门里的一些人家会因为嫡庶相争而阋墙,但是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真的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总要给他留条路的。
子不教父之过,她们家没父了,只有她这个姐姐,该处理这最后一手烂摊子。
且让她瞧着这一身血脉的份上,送萧言谨最后一程吧,日后山南水北,再也不相逢了。
“好。”她捏了捏眉心,道:“我先去南典府司请个假来,再去医馆接人。”
在外奔波的人混不到什么出路,重回故土也算是一条出路,最起码能安安稳稳的活下去。
药童应了一声“是”,得了几枚铜板的赏钱,喜滋滋的走了。
药童岁数不大,其实也就七八岁,穷苦人家的小孩儿在自己家里养不住,家里的田地不够多,只能送出去,所以都是很早就出来做活儿的,有的送到药馆,有的送到饭馆,有的送到大户人家去打杂,各有各的出路,日后能帮衬家里就帮衬家里,如果帮衬不了,那就自求多福。
↑返回顶部↑
萧言暮去南典府司上职之前,便收到了医馆那头、药童送来的消息,说是萧言谨有要事寻她。
冬日的卯时末天色都灰沉沉的, 阳光懒怠薄凉的透过云层落下一丝, 北风倒是强劲, 呼呼的吹着人面,将人的面皮都吹得发僵。
站在她面前的药童逐字逐句的学:“那位客人请我转告您, 他说,愚弟腿伤难愈,纵是重金医治,日后也难免沉疴缠身,自知难以在京中自立, 故想重归故土,寻一间房舍,做夫子授书, 以了此残生,还望阿姐去附近的驿站租赁辆马车、寻个马车夫来送我一程。”
萧言暮当时裹着大氅立在原处, 脑子里想的却是她幼时跟萧言谨在村子里的样子。
她们俩年岁小, 一起在村中跑来跑去,萧言谨白白嫩嫩的一个小米团子, 跟在她身后,昂着脸喊“姐姐姐姐”。
萧言暮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大奉重孝道,老人不死,下面的子女都是不得分家的, 甚至四代人都要住在一起, 家族越旺,越不会被人欺负, 人口越多,打起架、抢起东西来都有底气,村子中出村霸就是这个缘由,人一定要够多,不能分开。
一家人,不管有什么样的龃龉,都得撑着一张和善的皮继续过日子,村子里一些人家会因为鸡毛蒜皮的事儿吵闹,高门里的一些人家会因为嫡庶相争而阋墙,但是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真的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总要给他留条路的。
子不教父之过,她们家没父了,只有她这个姐姐,该处理这最后一手烂摊子。
且让她瞧着这一身血脉的份上,送萧言谨最后一程吧,日后山南水北,再也不相逢了。
“好。”她捏了捏眉心,道:“我先去南典府司请个假来,再去医馆接人。”
在外奔波的人混不到什么出路,重回故土也算是一条出路,最起码能安安稳稳的活下去。
药童应了一声“是”,得了几枚铜板的赏钱,喜滋滋的走了。
药童岁数不大,其实也就七八岁,穷苦人家的小孩儿在自己家里养不住,家里的田地不够多,只能送出去,所以都是很早就出来做活儿的,有的送到药馆,有的送到饭馆,有的送到大户人家去打杂,各有各的出路,日后能帮衬家里就帮衬家里,如果帮衬不了,那就自求多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