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施行听了,知道今天可以大干一场了。他转身兴奋地跑进坑道原来的指挥位置,马上命令阵地暂时停止射击。

  施行从电话里清晰地听到了同志们的欢呼声、谈论声、哄笑声、吵嚷声,传口令都受到了影响。前进观察所换了另一个叫张光华的战士接电话:“副连长,是我,我是张光华。现在,这里挤满了守卫马良山的步兵同志,看我们打得这样好,都高兴地说要给我们炮兵请功啊!”

  “张光华,你就代表我们向步兵老大哥致谢,这是大家的功劳!你叫聂荣向我汇报情况。”

  不一会儿,电话里传来了聂荣的声音:

  “副连长,刚才这一阵炮弹,全部落在敌人堆里,把敌人打乱套了,东跑西窜,汽车也在自己撞自己,有两辆汽车被我们打着了。现在,敌人正在抢尸体、拉伤兵哩!”

  施行趁敌人混乱之际,按照营长的指示,又开始向敌人进行炮击。炮弹像一条条火龙飞向敌群。敌人在自己的阵地上放射了许多烟幕弹,想掩护这群被挨打的家伙逃出火网。施行识破了这套鬼把戏,连续命令阵地又打几个齐放。

  就在这里,榴炮连和野炮连也朝敌群进行了射击。炮弹在烟幕里闪着爆炸的火光,巨大的声浪响彻了整个前沿阵地。

  除了敌人的两辆汽车被击毁之外,还被打死打伤200余人,直到两天后还在收尸哩!

  事后,我接到一份报告。据俘虏供称,这群敌人原来是刚从大西洋彼岸远渡重洋来到朝鲜参加侵略战争的一支英国军队。他们没有尝过我们志愿军炮兵的厉害,所以大白天成群结队地在我们眼皮底下大摇大摆。他们哪里想到,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受到这么沉重地打击。他们在大西洋生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跑到东方来丧命呢!

  我们的游动炮射击迫使敌人不得不把一切活动都转入夜里。过去,敌人在阵地唱歌、吹口哨、跳舞,大白天我们在前沿都能看见。现在看不见了,他们转入了夜间。敌人这种大摇大摆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美二师的一个俘虏说得很具体:“以前,我们到其他地堡可以从山上走,在外面还可以自由地活动一下。现在可就惨了!吃饭、挖工事、站岗都要随时随地躲你们的炮弹。我们在交通沟里走,每时每刻都在提防你们打过炮来。最多我们只能偷偷地在地堡洞口晒一下太阳,一有动静就赶快钻进地堡里去……”还有的俘虏非常悲观地说:“现在,我们的阵地上已经听不见歌声了,甚至连说话都懒得去说。”是的,敌人由于生活圈子缩小到不能再小的程度,他们每天只能蹲在地堡里,哪里也不敢去,听到的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伙伴被打死打伤或者出去就回不来的消息。可悲!可悲!

  第17章 坑道战

  一一七师在190.8高地上打出了二级英雄高云和及其二级英雄班——他们转入坑道后首创了志愿军坑道作战5昼夜的范例位于朝鲜临津江东岸群山中的190.8高地,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然而,我军一个连与美军在这个高地上发生的战斗,除了营连指挥员具体组织战斗之外,我们还投入了军、师、团的指挥。我们不仅动用了军、师、团的炮火支援,最后还第一次请了志愿军火箭团的喀秋莎。战斗从1952年5月15日打响到6月16日结束,经历了1个月零1天,共歼敌2500人,我军也付出了693人的重大伤亡。

  190.8高地上,出现我军第二个志愿军二级英雄高云和他的二级英雄班。他们坚守坑道作战5昼夜,成为我印象最深的模范战例之一。

  我对这次战斗的回忆,必须从志愿军司令部召开的一线军参谋长会议写起。

  这次会议是1952年4月26日至5月1日在志愿军总部驻地桧仓举行的。这次会议认为,近一年来,志愿军各部队遵照毛主席的指示,集中力量打小的歼灭战,积小胜为大胜,取得了好成绩,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我们还要继续运用“零敲牛皮糖”的打法,尽量多占一份土地,多消灭一批敌人。敌人现在虽然没有力量发动全局性进攻,但局部进攻随时都有可能,我们不能疏忽,敌人出笼离开阵地,正好给我们机会消灭他们。我们出去一定要准备好,口子不要张得太大,不打则已,打就要取胜。同时,还要注意发挥炮兵的作用,开展游动炮火活动加强侦察,发现敌人指挥所、炮兵阵地,就集中火力狠狠地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