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1 / 2)
这片地域河流众多,大部分都是坦克和装甲车可以涉水通过的小河,几条大河上的主要桥梁也被华军控制在手中。虽然雨季到来后河水暴涨,但对于坦克来说问题不大——狭小的岛屿国家,没有大陆国家那样宽阔的河流,反映到人的身上就是性格狭隘。
雨水绵软,但视线还是受到了影响,通过望远镜映入李飞眼帘的是雾蒙蒙的一片,前方三百米外就看不清东西,这对于射程占优的豹式坦克来说不是好事,无法远程击毁日军坦克,就给了敌人近身格斗的机会。
一辆轻骑兵装甲侦察车从几百米外的小树林里钻出来,速度很快,抵达连长所在的110号坦克前停下。坦克的轰鸣声压制了侦察兵的汇报声,不过很快连长就满足了众人的好奇心,喉部通话器传来了连长的命令。
“敌人坦克部队主力就在小树林的另一侧,大约八百米左右,树林中间有一条小河,可以涉水通过。装甲兵,前进!”连长的声音低沉而平稳,让有些激动的车长们恢复平静,不过这是杀戮开始之前的平静。
小树林林木稀疏,但没有坦克兵喜欢在树林里作战,他们从右侧绕过去,三千多米外的树林左侧是另一支华军装甲部队,无须担心后路被断。
两军几乎同时抵达中央那条小河,相隔三百多米李飞才看到了一辆日军坦克的身影,视线有些模糊,应该是一辆日军08式坦克,但好像又有些不同。确实有不同的地方,这是美国坦克制造厂仿制的“法师”中型坦克,以日本08式坦克底盘,安装了更加强劲的发动机,更厚实的装甲和更大口径的坦克炮,几乎就是一种全新的坦克——大部分技术来自于军事研究委员会的研究成果。
“停车,填装穿甲弹!”
“穿甲弹填装完毕!”
“开炮!”
豹式坦克轻微震动,75毫米长身管坦克炮将一枚穿甲弹推出炮膛,第一枚炮弹就准确命中那辆日军法师坦克。最新式的美国货没能挡住穿甲弹的穿透,它的正面装甲被击中,这里已经是整个坦克装甲最强的地方,但在豹式坦克的长身管坦克炮面前还是不堪一击。114号车首开纪录,拉开了这场坦克会战的序幕。
第四百七十九章 势不可挡
击毁第一辆日军坦克没有什么好得意的,不抓紧时间的话很快就会被其他车组追上,通过潜望镜里观察,李飞已经发现有另外三辆日军坦克被击毁,而114号车的第二枚穿甲弹刚刚填装完毕。
“嗖!”一枚炮弹从114号坦克附近破空而过,双方距离仅300米左右,不论是法师坦克还是08式坦克,都在坦克炮的射程以内。
“轰!”114号车第二个战绩很快到来,正面硬钢是豹式坦克最喜欢的作战方式,日本人的坦克正面装甲抵挡不了豹式坦克的穿透,就连炮塔正面装甲都不行。脆弱的基础工业造就了脆弱的装甲钢,制造工艺和钢板质量上的缺陷让日军坦克不堪一击。而敌人的炮弹却对豹式坦克正面装甲威胁不大,如果日军不改变作战方式,他们的三百辆坦克都得变成钢铁残渣。
日本装甲部队指挥官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坦克之间通信不畅,指挥系统落后导致指挥官的命令不容易传达到每一辆作战坦克。他们傻大粗的通信设备还没有完成小型化,喉部通话器那样高大上的东西,就连总部位于纽约的军事研究委员会都没有完成研制。李飞看不到的是在日军后方某处高地上有通信兵挥舞着信号旗,在战场上有通信兵冒着炮火向作战坦克传达命令,有了坦克,并不意味着日本人能与华军媲美。
↑返回顶部↑
雨水绵软,但视线还是受到了影响,通过望远镜映入李飞眼帘的是雾蒙蒙的一片,前方三百米外就看不清东西,这对于射程占优的豹式坦克来说不是好事,无法远程击毁日军坦克,就给了敌人近身格斗的机会。
一辆轻骑兵装甲侦察车从几百米外的小树林里钻出来,速度很快,抵达连长所在的110号坦克前停下。坦克的轰鸣声压制了侦察兵的汇报声,不过很快连长就满足了众人的好奇心,喉部通话器传来了连长的命令。
“敌人坦克部队主力就在小树林的另一侧,大约八百米左右,树林中间有一条小河,可以涉水通过。装甲兵,前进!”连长的声音低沉而平稳,让有些激动的车长们恢复平静,不过这是杀戮开始之前的平静。
小树林林木稀疏,但没有坦克兵喜欢在树林里作战,他们从右侧绕过去,三千多米外的树林左侧是另一支华军装甲部队,无须担心后路被断。
两军几乎同时抵达中央那条小河,相隔三百多米李飞才看到了一辆日军坦克的身影,视线有些模糊,应该是一辆日军08式坦克,但好像又有些不同。确实有不同的地方,这是美国坦克制造厂仿制的“法师”中型坦克,以日本08式坦克底盘,安装了更加强劲的发动机,更厚实的装甲和更大口径的坦克炮,几乎就是一种全新的坦克——大部分技术来自于军事研究委员会的研究成果。
“停车,填装穿甲弹!”
“穿甲弹填装完毕!”
“开炮!”
豹式坦克轻微震动,75毫米长身管坦克炮将一枚穿甲弹推出炮膛,第一枚炮弹就准确命中那辆日军法师坦克。最新式的美国货没能挡住穿甲弹的穿透,它的正面装甲被击中,这里已经是整个坦克装甲最强的地方,但在豹式坦克的长身管坦克炮面前还是不堪一击。114号车首开纪录,拉开了这场坦克会战的序幕。
第四百七十九章 势不可挡
击毁第一辆日军坦克没有什么好得意的,不抓紧时间的话很快就会被其他车组追上,通过潜望镜里观察,李飞已经发现有另外三辆日军坦克被击毁,而114号车的第二枚穿甲弹刚刚填装完毕。
“嗖!”一枚炮弹从114号坦克附近破空而过,双方距离仅300米左右,不论是法师坦克还是08式坦克,都在坦克炮的射程以内。
“轰!”114号车第二个战绩很快到来,正面硬钢是豹式坦克最喜欢的作战方式,日本人的坦克正面装甲抵挡不了豹式坦克的穿透,就连炮塔正面装甲都不行。脆弱的基础工业造就了脆弱的装甲钢,制造工艺和钢板质量上的缺陷让日军坦克不堪一击。而敌人的炮弹却对豹式坦克正面装甲威胁不大,如果日军不改变作战方式,他们的三百辆坦克都得变成钢铁残渣。
日本装甲部队指挥官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坦克之间通信不畅,指挥系统落后导致指挥官的命令不容易传达到每一辆作战坦克。他们傻大粗的通信设备还没有完成小型化,喉部通话器那样高大上的东西,就连总部位于纽约的军事研究委员会都没有完成研制。李飞看不到的是在日军后方某处高地上有通信兵挥舞着信号旗,在战场上有通信兵冒着炮火向作战坦克传达命令,有了坦克,并不意味着日本人能与华军媲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