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第222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又是抬担,又是系红绸又是敲锣的,陈老汉心里有点儿打鼓:“太张扬了吧?”

  许掌柜忙止住他:“不张扬,叔,这怎么叫张扬?当着这个时间,赶得这样巧,这是给朝廷添喜,给圣上舒心,给刺史大人添功绩,给百姓扬福祉的好事,就得热闹喜庆的办。”

  魏清和也笑着说是,道:“这也是官府和圣上都乐见的。”

  大齐刚把陈国打下,这时就有百姓献新犁为贺,这说明什么?说明圣上得民心,得天助!笔锋子厉害些的能把天道都写在今上身后。

  商量完这些,甘氏说:“咱庄子里明儿能去的都一起去,不过,咱得列个队吧?”

  又开始商量着明儿怎么列队,不用说,桑萝是要让走前边的,夫妻一体,沈烈可以陪在旁边,周村正敲锣,就站另一边。

  队头、队中、队尾,叭啦叭啦一通商量,就差来个现场演示了,好不热闹。

  桑萝也知道他们说的都对,不管是皇帝还是曾刺史,这时候都会乐见百姓弄出些顺应天道的事来的,也跟着瞧得热闹。直到陈婆子提出还得有个词儿,不能明儿就敲个锣,干巴巴往城里走啊?显着傻。

  然后一帮子人一通商量,说是这词儿要能雅俗共赏,百姓听得懂,官家听着也不寒碜

  经过多番润色,最后是定了下来,只打头那一句大兴庄桑氏把桑萝生生给惊住了,火速叫停!

  “别啊,后边都挺好,前头那一句改掉,咱重点是犁和为朝廷贺,带出歙州城就行了,不用带我在里边,至少不能这么一路喊过去。”

  从大兴庄门口一路这么敲锣披红的喊到城里,桑萝脚趾开始抠地了:“其实我走在最前头,又是由我去献,谁都知道是我,不用喊我名字。”

  这话桑萝真没夸张,州城口最近的位置落户的基本是他们那一片山里出来的,她或许认不全那些人,但那些人还真的大部分都识得她。

  魏令贞、秦芳娘、甘氏和施二郎媳妇这些人听桑萝急急叫停,笑得不行。

  陈婆子也笑:“是,路上不用喊阿萝名字,咱这一片少有不认得阿萝的,等到衙门里再说不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