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第211节(3 / 7)
褚其昌叫她问得一愣,不过还是点头:“有。”
有是真有,因为刺史和歙州城眼下的不少驻兵其实都是北人,他们更习惯的是吃麦子和面食,眼下朝廷给他们这些官员也好,驻军也好,发的可不是银钱,而是粮食,而这些粮食大多并非歙州城存粮,而是齐王和其支持者家族所提供之军粮。
不过褚其昌这回并没有带面粉过来,歙州这一带还是吃米饭为主粮的多,穷困的就是豆饭,这张口就要面粉的真是少数,因为大多数人拿到手也做不好,所以他压根没想着会有人指着要这个。想想今日听到的桑氏出于东郡,又了然。
想着刺史大人许了三成的细粮,桑萝这样问了,褚其昌便也就应了下来,道:“有是有,不过这趟没带,你要的话回头让沈老弟跟我去取。”
桑萝只听着可以换面粉已是很高兴了,利利落落,让褚其昌带人先往她那边搬薯蓣,进得柴房,意思意思留了三四十根,其余都让人搬走。
“你们留心看一下薯蓣贮存方法,回去也依样贮存才好。”
差吏们都知道这是做种块的,上心着呢,一边搬抬一边还问了些要注意的地方。等都搬出去了一过秤,四百八十五斤。
“大嫂,咱们家能换一百四十五斤半的面粉,三百三十九斤半粗粮。”
褚其昌带来的差吏手中一把竹算筹还没摆弄明白呢,沈宁眼珠子一转,已经满眼兴奋把数给报出来了。
褚其昌诧异看她,过一会儿,手底下最善算的差吏把结果也算出来了,冲褚其昌一点头。
褚其昌:“……”
东郡桑氏到底何方神圣啊,他也没听过啊,总归不是大世家,大概和歙州林氏、王氏差不多,但这是不是也太厉害了些?一个十来岁的女娃儿,有这样的内算本事。
褚其昌觉得还是他对淮南道之外的地方了解太少了,也对,他知道的庶族才几个?
刺史大人还念桑氏与他夫人的同乡之谊呢。
沈宁心心念念全是有面粉就有好吃的了,完全不知道自己一不小心把这位褚大人又给震了一回。
↑返回顶部↑
有是真有,因为刺史和歙州城眼下的不少驻兵其实都是北人,他们更习惯的是吃麦子和面食,眼下朝廷给他们这些官员也好,驻军也好,发的可不是银钱,而是粮食,而这些粮食大多并非歙州城存粮,而是齐王和其支持者家族所提供之军粮。
不过褚其昌这回并没有带面粉过来,歙州这一带还是吃米饭为主粮的多,穷困的就是豆饭,这张口就要面粉的真是少数,因为大多数人拿到手也做不好,所以他压根没想着会有人指着要这个。想想今日听到的桑氏出于东郡,又了然。
想着刺史大人许了三成的细粮,桑萝这样问了,褚其昌便也就应了下来,道:“有是有,不过这趟没带,你要的话回头让沈老弟跟我去取。”
桑萝只听着可以换面粉已是很高兴了,利利落落,让褚其昌带人先往她那边搬薯蓣,进得柴房,意思意思留了三四十根,其余都让人搬走。
“你们留心看一下薯蓣贮存方法,回去也依样贮存才好。”
差吏们都知道这是做种块的,上心着呢,一边搬抬一边还问了些要注意的地方。等都搬出去了一过秤,四百八十五斤。
“大嫂,咱们家能换一百四十五斤半的面粉,三百三十九斤半粗粮。”
褚其昌带来的差吏手中一把竹算筹还没摆弄明白呢,沈宁眼珠子一转,已经满眼兴奋把数给报出来了。
褚其昌诧异看她,过一会儿,手底下最善算的差吏把结果也算出来了,冲褚其昌一点头。
褚其昌:“……”
东郡桑氏到底何方神圣啊,他也没听过啊,总归不是大世家,大概和歙州林氏、王氏差不多,但这是不是也太厉害了些?一个十来岁的女娃儿,有这样的内算本事。
褚其昌觉得还是他对淮南道之外的地方了解太少了,也对,他知道的庶族才几个?
刺史大人还念桑氏与他夫人的同乡之谊呢。
沈宁心心念念全是有面粉就有好吃的了,完全不知道自己一不小心把这位褚大人又给震了一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