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二娘流放种田日常 第218节(5 / 7)
“对啊,沈老爷这些天在外头忙什么?大买卖吗?”
顾冉在墩子岛猫大厝总是见着去逗猫的娇娇,也跟陪她过去的沈太太跟沈大奶奶交际上了,知道沈老爷原来在苏州是做绸布生意的。
营生还摊得挺大,所以才在短短几年间就攒下了不小的家产。
如今凶险过去了,怕是沈老爷带着沈大郎继续做这营生了,不知道沈家会不会考虑搬回苏州去。
听顾冉说大买卖,沈老爷笑了起来,“说到这个,顾东家,咱稍后倒是想跟你聊一聊。”
“聊什么?”
“便是大买卖。”沈老爷爽快道。
等次日沈老爷当真到顾家小厝来聊的时候,顾冉才知道,沈老爷带着自家长子果然重新做起了苏绸的买卖,不过,不仅仅是苏绸,还有苏州的其他货物商件。
将沈族长绳之以法后,沈老爷就考虑过沈家的出路。
沈家一家子如今已经在闽地落脚了,而且,在闽州那些年,沈老爷虽然一直在蛰伏,却也在四处观察闽州的商行生态,在买了自家的福船后,亦屡屡来往府城跟海港两处。
有福升商行成功的前车之鉴,沈老爷的心也大了。
他亦想做海商。
“苏州的绫罗绸缎,不仅仅是京城那边受欢迎,便是销往南洋,亦是供不应求千金难买的贵价商品。”沈老爷跟顾冉如实道来,“我们先前来夏溪村时,因老本行便是干这个的,所以随身亦携带了不少苏绸,我们曾经拿了几匹苏绸到海港,给那些漂洋过海的红毛人跟南番人(南洋人),均对苏绸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出的价格,甚至比运往北地的那些行商要高。当时我们就想做将苏绸运往异邦他国的买卖,只是那时候碍于形势,不能做,如今没了阻碍,自然是大张旗鼓地做起来了。”
沈老爷找了苏州当地自己相信的人,组建起了自己的商队,将苏绸等货物运到泉港后,还去船坞花大价钱买了一艘大货船,在顾冉他们没有回来的时候,就与沈大郎亲自押货走了一遭南洋的几个国家:安南,暹罗,吕宋等等。
说起下南洋的见闻,沈老爷跟一道来的沈大郎均兴奋不已。
↑返回顶部↑
顾冉在墩子岛猫大厝总是见着去逗猫的娇娇,也跟陪她过去的沈太太跟沈大奶奶交际上了,知道沈老爷原来在苏州是做绸布生意的。
营生还摊得挺大,所以才在短短几年间就攒下了不小的家产。
如今凶险过去了,怕是沈老爷带着沈大郎继续做这营生了,不知道沈家会不会考虑搬回苏州去。
听顾冉说大买卖,沈老爷笑了起来,“说到这个,顾东家,咱稍后倒是想跟你聊一聊。”
“聊什么?”
“便是大买卖。”沈老爷爽快道。
等次日沈老爷当真到顾家小厝来聊的时候,顾冉才知道,沈老爷带着自家长子果然重新做起了苏绸的买卖,不过,不仅仅是苏绸,还有苏州的其他货物商件。
将沈族长绳之以法后,沈老爷就考虑过沈家的出路。
沈家一家子如今已经在闽地落脚了,而且,在闽州那些年,沈老爷虽然一直在蛰伏,却也在四处观察闽州的商行生态,在买了自家的福船后,亦屡屡来往府城跟海港两处。
有福升商行成功的前车之鉴,沈老爷的心也大了。
他亦想做海商。
“苏州的绫罗绸缎,不仅仅是京城那边受欢迎,便是销往南洋,亦是供不应求千金难买的贵价商品。”沈老爷跟顾冉如实道来,“我们先前来夏溪村时,因老本行便是干这个的,所以随身亦携带了不少苏绸,我们曾经拿了几匹苏绸到海港,给那些漂洋过海的红毛人跟南番人(南洋人),均对苏绸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出的价格,甚至比运往北地的那些行商要高。当时我们就想做将苏绸运往异邦他国的买卖,只是那时候碍于形势,不能做,如今没了阻碍,自然是大张旗鼓地做起来了。”
沈老爷找了苏州当地自己相信的人,组建起了自己的商队,将苏绸等货物运到泉港后,还去船坞花大价钱买了一艘大货船,在顾冉他们没有回来的时候,就与沈大郎亲自押货走了一遭南洋的几个国家:安南,暹罗,吕宋等等。
说起下南洋的见闻,沈老爷跟一道来的沈大郎均兴奋不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