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二娘流放种田日常 第213节(3 / 7)
秦大太太跟秦三夫妇简直难以置信。
怎么可能是那个顾二娘?
若当真是她,那怎么可以她能大喇喇回京城面圣领赏了,而他们秦家上下还在平潭村煎熬受苦?
乔将军蒙冤的事是大案,又是在闽州发生的,自从案发起,不仅是建州,整个闽州都在传这事,如今乔将军得救回京的事,对闽州的百姓来说,亦是大新闻,所以四处均传得沸沸扬扬的。
等确定,乔将军的救命恩人就是那位曾经的秦四奶奶,自家的媳妇时,不仅秦大太太后悔不迭,秦三夫妇,亦有不甘。
当初,怎么就应允了她跟秦四和离了呢?
若是她还是秦家的四奶奶,那该多好!
就凭着她救了乔将军这一桩功劳,不仅可以回京,还能面圣,那就足以脱掉秦家的罪籍,全家返回京城了。
等再细细打听,悔得肠子都青了。
原来如今这顾二娘竟不知是走了什么运道,居然还有钱银,在建州买了那般大的一个孤岛,岛上还栽种了几百棵橘子树,听闻每年单靠那片橘子林,就有几百两银子的出息。
区区一个妇道人家,无人无物,她怎么能过得比他们好呢?
如今秦家除了靠那几十亩地的出息,便再无进项。
秦三是口头上说得好听,要去谋生计的,可先前在京城时,并没有接触多少庶务,上头有二叔跟大哥二哥撑着,惯会游手好闲。
当真出来谋生计的时候,苦力不行,粗活不愿,后来凭借能识字懂算术,给人做账房,但,一月不过一两银子,活儿却既苦又累,出错还得被训斥责骂。
秦三受不了,仗着家里头还有几十亩田产的出息,干脆回村里头管田里头的活计,反正田地都是佃出去给当地农户的,都是佃农的活计,他只要随便去田里头走一遭,便算尽到职责了。
↑返回顶部↑
怎么可能是那个顾二娘?
若当真是她,那怎么可以她能大喇喇回京城面圣领赏了,而他们秦家上下还在平潭村煎熬受苦?
乔将军蒙冤的事是大案,又是在闽州发生的,自从案发起,不仅是建州,整个闽州都在传这事,如今乔将军得救回京的事,对闽州的百姓来说,亦是大新闻,所以四处均传得沸沸扬扬的。
等确定,乔将军的救命恩人就是那位曾经的秦四奶奶,自家的媳妇时,不仅秦大太太后悔不迭,秦三夫妇,亦有不甘。
当初,怎么就应允了她跟秦四和离了呢?
若是她还是秦家的四奶奶,那该多好!
就凭着她救了乔将军这一桩功劳,不仅可以回京,还能面圣,那就足以脱掉秦家的罪籍,全家返回京城了。
等再细细打听,悔得肠子都青了。
原来如今这顾二娘竟不知是走了什么运道,居然还有钱银,在建州买了那般大的一个孤岛,岛上还栽种了几百棵橘子树,听闻每年单靠那片橘子林,就有几百两银子的出息。
区区一个妇道人家,无人无物,她怎么能过得比他们好呢?
如今秦家除了靠那几十亩地的出息,便再无进项。
秦三是口头上说得好听,要去谋生计的,可先前在京城时,并没有接触多少庶务,上头有二叔跟大哥二哥撑着,惯会游手好闲。
当真出来谋生计的时候,苦力不行,粗活不愿,后来凭借能识字懂算术,给人做账房,但,一月不过一两银子,活儿却既苦又累,出错还得被训斥责骂。
秦三受不了,仗着家里头还有几十亩田产的出息,干脆回村里头管田里头的活计,反正田地都是佃出去给当地农户的,都是佃农的活计,他只要随便去田里头走一遭,便算尽到职责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