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好吧,不出兵就不出兵,大不了关东不要了,反正西魏这么多年也过来了,可令长安重臣更不满意的是李捷的拖延症又犯了,到现在居然不称帝。

  按道理来说,李捷已经在君士坦丁堡称帝过了,可华夏最讲礼法,在长安的士大夫看来,没有在长安称帝,并祭告天地,拜祭祖陵,就不算正统。

  如今一东一南两个皇帝了,长安这位还不继承正统,可真是让诸位大臣操碎了心,磨破了嘴。

  不过这些天李捷也不是光享乐去了,他的确是在办实事,如同承诺的那样,李捷发西域战俘十万,从巴蜀转运天竺的米粮,大规模修缮郑国渠以及黄河道,大运河等水利工程,整个关中都化成了一片大工地,因为宦官专权而贻误的河工水利开始重新滋润起八百里关中沃野来。

  只不过一面打仗,一面兴修水利,实在是显得有些怪诞了。

  还好四月末李捷可算干了件大臣们看起来算是有权谋的大动作,招天下诸王入长安,去昭陵祭祖!

  如果在天下诸王的面前继位,倒是也足够正统了!已经被李捷折腾的有些迷糊的长安宰相们忙不迭的就把事情吩咐下去。

  李捷要祭祖的时间太仓促,而且东面洛阳还有衡山王李堪,越王李贞的叛军堵着,实际上能来的蕃王也只有关中与巴蜀的,一个月时间,二十多个蕃王,郡王全都按时赶到了。

  身边可就是长安附近的重兵,这些蕃王想不及时来也不行,如此多的蕃王中,最后赶到,最重量级的却是李捷的兄弟,蜀王李愔夫妇。

  六初八,适祭祖,搬迁,动屋,在长安城西南凤凰门外,甲士打着祭祀用的白帆鱼贯而出,护卫在道路两旁,盛大的马队从城门依次突出,鲜衣怒马,浩浩荡荡,竟然是不下万人。

  这一次祭祀的政治目的可是明眼人都能嗅得到的,整个长安七品以上官员,勋贵,宗室几乎全都出动了,估计落下就得等下辈子了,连七老八十至仕官员还有几十个病号都硬拖着病躯跟着上路了,可见这一次仪式的隆重,几乎全长安的权贵都来了。

  李治从没有如此隆重的祭祀过太宗皇帝,死后如此为他举哀的却是生前不太待见的李捷,也不知道李世民泉下有知,会如何做想?

  祭祀不便坐车,所以李捷也是骑马去的,王皇后还有前太子李忠居然也是跟在身旁,连带着三妃,宰相王玄策,王方翼,四十多员闽唐战将扈从在身后,万人之中,李捷此时的那种王者霸气显露无疑。

  如果按照正常顺序,宰相们还有宗室王爷是可以直接跟在皇帝身后的,可是如今,一大群闽唐旧臣将两者位置牢牢分割开,这股子亲疏的意思可就一览无余了。

  上官仪,刘道祥,魏元忠等十几个宰相,宗室王爷满是嫉妒的在背后时不时相互耳语几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