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公主登基了 第146节(6 / 7)
“其实……婚龄的事情,我问过赵姊。”钟凭栏道:“她说,现在的婚龄于女性而言已经偏早,按女子生育时的情况来推测,至少再过两三年才算合适。”
李素节问:“那样对母体的损伤会更小吗?”
“嗯。”钟凭栏道:“那已经是底线年龄了。”
“这不可能。”李流景道:“民间婚龄始终比官方规定得更早,单单十五岁已经是官方与民间几番角力的结果,再提高到十八岁,根本无法推行。”
“是。”冯庐道:“这期间不只是调整婚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女男双方的家庭情况。民间期待女子早嫁,以减轻家庭负担,而男方则希望早娶,以尽快传宗接代。婚龄若是提前倒还好说,但若推迟,意味着女家要更长久地支持女儿生计,由此产生的负担很可能是许多家庭无力承担也不愿承担的,最后的压力依然全部落在女子身上。”
“负担。”李素节道:“女儿始终只是负担而已。”
李流景道:“有一点那个姓何的倒没说错。降低婚龄的效果堪称立竿见影,但是推迟婚龄的效果却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检验。”
昭昧问:“那旁的办法呢?”
冯庐抿了抿唇,说:“寡妇再婚的事情,似乎比起另外两个方法好一点。”
李素节道:“但问题同样不少。”
昭昧不解:“依我看,若能鼓励她们再婚,也是件好事。”
李素节摇头:“从来鼓励女子再婚的办法只有那几种,最常见的便如何廊中所言,奖励夫家与娘家,令她们早早将寡妇嫁出去,这又和降低婚龄的道理有何不同。”
昭昧道:“但她们至少在婚龄之上。”
李素节道:“陛下可想过她们为何守寡?”
昭昧想当然道:“自然礼义廉耻那一套了。”
↑返回顶部↑
李素节问:“那样对母体的损伤会更小吗?”
“嗯。”钟凭栏道:“那已经是底线年龄了。”
“这不可能。”李流景道:“民间婚龄始终比官方规定得更早,单单十五岁已经是官方与民间几番角力的结果,再提高到十八岁,根本无法推行。”
“是。”冯庐道:“这期间不只是调整婚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女男双方的家庭情况。民间期待女子早嫁,以减轻家庭负担,而男方则希望早娶,以尽快传宗接代。婚龄若是提前倒还好说,但若推迟,意味着女家要更长久地支持女儿生计,由此产生的负担很可能是许多家庭无力承担也不愿承担的,最后的压力依然全部落在女子身上。”
“负担。”李素节道:“女儿始终只是负担而已。”
李流景道:“有一点那个姓何的倒没说错。降低婚龄的效果堪称立竿见影,但是推迟婚龄的效果却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检验。”
昭昧问:“那旁的办法呢?”
冯庐抿了抿唇,说:“寡妇再婚的事情,似乎比起另外两个方法好一点。”
李素节道:“但问题同样不少。”
昭昧不解:“依我看,若能鼓励她们再婚,也是件好事。”
李素节摇头:“从来鼓励女子再婚的办法只有那几种,最常见的便如何廊中所言,奖励夫家与娘家,令她们早早将寡妇嫁出去,这又和降低婚龄的道理有何不同。”
昭昧道:“但她们至少在婚龄之上。”
李素节道:“陛下可想过她们为何守寡?”
昭昧想当然道:“自然礼义廉耻那一套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