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闻得此句,王羲之眼目一亮,随其而喃:“年少未挂封侯印,腰间常悬带血刀!看来,你立志在此咯。就此别过,以待他日再逢。”

  说完,转身挥袍便走,行到一半又回头,脆声道:“它是吃素的……”

  牛车再起,随着浩荡的车队进入了建邺城。各大世家之人,向王导告辞之后,便如浪花伏海,纷纷隐入深巷之中。

  朱焘在城门口等他,把他一阵细看,牵手笑道:“虎头,我将谋职西去,纵此身于戈马。事危且阻,然我心志决不动改。嗯,你的志向高远过我,更要步履谨严,否则怎生封侯带刀。希望,有朝一日,北地王室得复,你我能再饮山间。”

  刘浓默然半晌不语,江东嚷着北伐,前面十来年,除了那次司马睿为争权而提兵洛阳,多是作作样子,未曾深入中原。朱焘终其一生,虽征战颇多,但过江甚少,要么是剿匪,要么是战王敦,怎可逞志。卫世叔说的对,此时北望,言之过早。一是胡人尚且未乱;二是江东也未靖平;三是世家众多,想要一心往北,谈何容易。

  朱焘见他皱眉不言,唤道:“虎头……”

  刘浓暗沉一口气,稽首道:“府君,几时走?”

  朱焘道:“还得十几日前往,不过要回家探望父母,明日便会离开建邺。”

  刘浓镇了镇神,沉声道:“府君,行路难,当珍重!”

  闻言,朱焘深深看了他一眼,哈哈大笑,拂袍而走;朗朗的声音,却顺着城墙根一直飘荡:“路难,虎头,各自为重!”

  刘浓逐着他的身影,眼眶渐渐的湿了。谁说晋时儿郎只知吟风咏月,谁说晋时名士只晓服散而迷靡。

  君不闻,醉时作浓欲成诗,醒时拔剑气苍茫乎!

  卫夫人挑着青丝绣帘,细长的眉眼在他俩的身上,来回打转。直至朱焘身影隐没,才放下帘,低声道:“走吧,回府!”

  牛鸣而起,她想了想,又道:“唤一下,那个小呆子!”

  婢女抿嘴而笑,唤醒了刘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