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食肆经营日常 第77节(6 / 7)
顾元直的寿宴热闹程度自不必提,待宴席散去后,姜菀等人又被留了下来,却另有一场单独的小型宴席,只招待少许人。
席间,顾宅还来了位宫中的内侍,却是带来了圣人亲赐下的贺礼。顾元直虽不在朝中为官,但他的众多学生却分散在朝堂各处,因此圣人也对他很是敬重。
等到内侍离开,众人才算是彻底自在起来。
众人分坐了两桌,这边是姜菀与秦姝娴等人,屏风那边则是顾元直的一些远道而来的旧友及学生。
那边正在说着往事,这边秦姝娴轻声问姜菀道:“姜娘子,听说那昔日陷害你的暴徒与歹人都被绳之以法了,往后你也可以安心了。”
姜菀正要回答,却听见屏风那边的顾元直似乎放下了酒盏,语气带着些微醉意,却也饱含无尽的感伤:“胜地不常,盛筵难再。今日别后,尚不知何时才能与诸位再相见。”
以古人的寿命,确实会触景生情,感叹光阴无情。姜菀听见一个年迈的声音道:“顾兄不必伤感,往后岁月悠悠,何愁没有再见之时?”
另一个声音亦道:“十年前你纵马行走江湖,意气风发,即使多年过去,眉宇间的英姿也丝毫不减。”
顾元直笑了笑:“那时我一路途径多地,看了不少风景,今日也依然铭记于心。”
说起十年前,众人不约而同地陷入了沉默。
许久,顾元直幽幽叹道:“‘江水绕山麓......’”
姜菀觉得这句诗似乎很是熟悉,仿佛在哪里见过。她正皱眉思索时,却听顾元直又道:“十年前,我曾在平章县遇见一位极其投缘的朋友。”
“临行前,我曾对他说,若是有缘,便可拿着我赠与他的那信物来京城寻我。可多年过去,他却从不曾出现过,音讯全无。”
说起此种事情,席上的气氛有些凝滞。兴许是为了缓和情绪,一人清了清嗓子,说起了另一个话题:“我记得顾兄游历多年,用过不少化名与别名,不知其中都有什么含义?”
顾元直饮了一盏酒,缓缓道:“最具意义的便是以我母亲的姓化的名。先母姓袁,因此我行走平章县时,用的便是‘袁至’之名。”
↑返回顶部↑
席间,顾宅还来了位宫中的内侍,却是带来了圣人亲赐下的贺礼。顾元直虽不在朝中为官,但他的众多学生却分散在朝堂各处,因此圣人也对他很是敬重。
等到内侍离开,众人才算是彻底自在起来。
众人分坐了两桌,这边是姜菀与秦姝娴等人,屏风那边则是顾元直的一些远道而来的旧友及学生。
那边正在说着往事,这边秦姝娴轻声问姜菀道:“姜娘子,听说那昔日陷害你的暴徒与歹人都被绳之以法了,往后你也可以安心了。”
姜菀正要回答,却听见屏风那边的顾元直似乎放下了酒盏,语气带着些微醉意,却也饱含无尽的感伤:“胜地不常,盛筵难再。今日别后,尚不知何时才能与诸位再相见。”
以古人的寿命,确实会触景生情,感叹光阴无情。姜菀听见一个年迈的声音道:“顾兄不必伤感,往后岁月悠悠,何愁没有再见之时?”
另一个声音亦道:“十年前你纵马行走江湖,意气风发,即使多年过去,眉宇间的英姿也丝毫不减。”
顾元直笑了笑:“那时我一路途径多地,看了不少风景,今日也依然铭记于心。”
说起十年前,众人不约而同地陷入了沉默。
许久,顾元直幽幽叹道:“‘江水绕山麓......’”
姜菀觉得这句诗似乎很是熟悉,仿佛在哪里见过。她正皱眉思索时,却听顾元直又道:“十年前,我曾在平章县遇见一位极其投缘的朋友。”
“临行前,我曾对他说,若是有缘,便可拿着我赠与他的那信物来京城寻我。可多年过去,他却从不曾出现过,音讯全无。”
说起此种事情,席上的气氛有些凝滞。兴许是为了缓和情绪,一人清了清嗓子,说起了另一个话题:“我记得顾兄游历多年,用过不少化名与别名,不知其中都有什么含义?”
顾元直饮了一盏酒,缓缓道:“最具意义的便是以我母亲的姓化的名。先母姓袁,因此我行走平章县时,用的便是‘袁至’之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