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食肆经营日常 第13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姜菀瞧着那鼓囊囊的包裹,好奇道:“不知您老是卖什么的?”

  “小娘子安心,我不是来同你抢生意的,”老人说了句玩笑话,“我没什么手艺,只会做些机巧玩具。”

  左右这会子没什么人,姜菀便和老人聊了起来。这老翁姓钟,住在京郊,家中有点田,种了不少蔬菜,种类也算齐全,平日就靠来城里卖菜谋生,每逢年节还额外赶制一些小玩意到集市上售卖。

  老翁靠着这营生过日子,温饱不成问题,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久了,人显得很是苍老。姜菀看他的衣衫打着大片补丁,那双黧黑的手满是深深的裂纹,一看便是辛勤劳作的人。他大概是独身惯了,平日没个能说话的人,因此遇上姜菀便打开了话匣子。两人就这么一直聊到了午间,姜菀觉得腹中空空,便让周尧取了几块点心出来,又分给他一些。

  钟翁道了谢,接过点心道:“等过了晌午,来灯会的人就会多起来,小娘子就可以把要卖的东西摆出来了。”

  确如他所说,往来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姜菀便和周尧一道从推车里搬出了一个可折叠的木架子。

  木架子打开后,下端是三角底座,稳稳当当地立在地上。上端钉着一块圆弧形的木板。木板被墨汁的痕迹划分出了几块扇形的区域,每一块区域都贴着一张写了字的纸。最后,姜菀把一根细长的薄木条固定在了木板的圆心位置,木条前端被削成了尖尖的形状。

  钟翁不识字,只瞪大眼睛看着这奇形怪状的东西,道:“小娘子,这是何物?”

  姜菀道:“我叫它‘转盘’。今晚我的生意便靠它来招揽。”

  钟翁仔细观察着这木架子的组装与连接处,道:“这是小娘子自己做的吗?”

  姜菀笑着指了指周尧:“是他做的。”

  钟翁连连点头,赞道:“后生可畏。”说着,他也将自己布包里的东西一样样拿出来摆好。姜菀看了看,几乎都是木头或竹子制作的一些小玩具、小饰物,做的很是小巧可爱。

  因为周尧要去学堂送点心,思菱便接替了他。她对钟翁做的那些手工品十分感兴趣,蹲在一旁兴致勃勃地跟着学了几手。

  待天色渐晚,兰桥周围亮起了灯火,许多商贩将各式花灯高高悬挂起来,映得整条街亮如白昼。人声鼎沸中,姜菀和思菱一起挂起了“姜记”的招牌。

  比起千篇一律的叫卖声,那个摆在兰桥边分外显眼的木架子显然更引人注意。很快,有人停在了小吃车前,疑惑问道:“这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