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夜幕再度降临。这个区域为何会遭到袭击,原因至今未明,这里没有“恐怖分子”,也没有火箭炮弹。住在这一带的,都是被攻击行动吓得胆战心惊的平凡家庭。

  长期处在战乱之下,加沙走廊的各式资源已然枯竭。政府没有钱来维护公共服务,多数人也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截至目前,至少有12万名加沙市民,因为战争流离失所,好几千名加沙人也暂时躲在联合国学校避难。大多数的难民返家时,迎接他们的只剩一堆废墟,几乎无法重建家园。用来建造房屋的水泥更遭到以色列严厉管制,他们怀疑这些水泥会被哈马斯挪用,拿去建造士兵专用的通道。

  在叙法医院里让我感到最惊讶的,莫过于这些受灾家庭的坚忍与韧性。为了躲避炮火,他们在自己的国土上成了难民。我目睹一位从城市西部逃难而来的祖母,试着安抚她的四个孙子跟两个女儿。这一家人吃着几片面包、配着两份酸奶,还有小黄瓜跟西红柿,这就是他们的开斋饭。

  停战协议的确有可能落实,但是各方人马都需要出面谈判。上周埃及提案时,没有任何人来征询哈马斯的意见。如果国际组织有勇气跟哈马斯对话,各方甚至也有可能和平共处。哈马斯要求的停战条约,跟联合国呼吁的内容别无二致:开放国界,让人民有工作、学习、重建家园的机会。假使加沙有办法好好地独立自处,以色列也无须担忧自己的安危,无须害怕加沙走廊的人们铤而走险、触发危机。

  2008年1月,加沙跟埃及国界的屏障终于撤除。数以千计的加沙人民涌入埃及,迫不及待地去领取生活必需品。我还记得当时巴勒斯坦社会有多么宽慰,这样倏忽即逝的自由是一时的纾解。

  我的邻居光是喝到一瓶可口可乐就欣喜若狂了。能够有迁徙的自由,能够取得新鲜的食物、干净的水,能够享有啜饮可口可乐的乐趣,这种大家都视为理所当然的正常生活,正是加沙人民需要的。开启国界的第一天,哈马斯就立刻停止从加沙发射火箭导弹,以色列政府应当将这点铭记在心。

  无论官方声明为何,以色列根本无意击溃哈马斯,他们只是想稍微削弱、分化哈马斯的武力。哈马斯的存在,恰好让以色列有一个正当的、可供谴责的对象,不费吹灰之力就有了合理的攻击目标。然而占领加沙唯一的目的,正是要让下一代变得更为激进。

  像阿尔巴巴这样的家庭,根本不该被迫带着孩子在屋内逃窜、祈求越多人活着越好。而远在以色列国境另一端的阿什杜德,那里的人民也不该窝在防空洞里,躲避加沙激进分子的火箭炮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