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2 / 3)
受人民爱的人不会死!
第7章 多伦多风雪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二日,深夜。
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多伦多,被百年不遇的猝然而至的暴风雪震慑住了,不是骚乱,而是沉寂。仿佛整个世界又回到了混沌之中,狂风把前天落的一英尺厚的积雪重又吹动起来,与天空中的落雪搅在一起,疯狂地歇斯底里地飞舞,无情地蹂躏着大地。
多伦多东郊官办的老人免费医院的木板房,发出吱吱嘎嘎的碎裂声。它和这个城市的二百六十万居民一起在暴风雪的摇滚乐中狂抖。
他躺在铺着厚毛毡罩着白床单的病床上,静听着室外暴风雪的吼声。
一股毛骨悚然的寒气,在室内弥漫开来,袭入他的肌骨。他看到什么了?一个人身骷髅披着黑色斗篷,左手执着类似草原上刈草用的那种钩刀,站在他的床前,伸出白骨如爪的右手,似要抚摸他的额顶!
他用一只瞪得奇大的眼睛惶悚地盯视着它,仿佛室内森森的冷气是从这个疹人的骷髅中喷吐出来。
他清醒地意识到死神已经来临。
他想到了延安,有一年延安的风雪也是这样大。是哪一年?已记不清了。他离开延安已经三十九年零八个月了,凡是见过他的人,恐怕没有一个能认出这个临近死亡的人就是张国焘。
严重的中风使他的脸歪扭得厉害,左边的嘴角眼角吊上去,左眼微眯,右眼奇大,像两个不同的脸拼在一起。原来丰腴的手上青筋毕露;白皙的脸上布满深茶色的斑块,那是岁月洒落尘埃;富有光泽的浓密的黑发一丝不存,稀拉拉的几缕长长的灰发,正像河西走廊戈壁滩上被风霜摧折的几棵茅草。
暴风雪愈来愈残忍地冲撞着饱经风霜的病房,张国焘仿佛觉得病床的摇晃,这使他想起两年前,还没有中风瘫痪时,和他夫人杨子烈,坐在安大略湖游船上被狂风吹走时的情景。那是一次难忘的历险,差一点葬身鱼腹。
他又感到了即将沉船的那种恐惧。室外的风雪高嚎低吟,像为他即将离去的灵魂唱一曲粗砺的挽歌。
壁炉里的火焰渐渐熄灭下去,室内变得暗淡了,一盏十五度光的壁灯,成了室内唯一的光源。
死神的黑影消逝了,对面墙上,米开朗基罗的《哀悼基督》在冥冥中隐现出来。
↑返回顶部↑
第7章 多伦多风雪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二日,深夜。
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多伦多,被百年不遇的猝然而至的暴风雪震慑住了,不是骚乱,而是沉寂。仿佛整个世界又回到了混沌之中,狂风把前天落的一英尺厚的积雪重又吹动起来,与天空中的落雪搅在一起,疯狂地歇斯底里地飞舞,无情地蹂躏着大地。
多伦多东郊官办的老人免费医院的木板房,发出吱吱嘎嘎的碎裂声。它和这个城市的二百六十万居民一起在暴风雪的摇滚乐中狂抖。
他躺在铺着厚毛毡罩着白床单的病床上,静听着室外暴风雪的吼声。
一股毛骨悚然的寒气,在室内弥漫开来,袭入他的肌骨。他看到什么了?一个人身骷髅披着黑色斗篷,左手执着类似草原上刈草用的那种钩刀,站在他的床前,伸出白骨如爪的右手,似要抚摸他的额顶!
他用一只瞪得奇大的眼睛惶悚地盯视着它,仿佛室内森森的冷气是从这个疹人的骷髅中喷吐出来。
他清醒地意识到死神已经来临。
他想到了延安,有一年延安的风雪也是这样大。是哪一年?已记不清了。他离开延安已经三十九年零八个月了,凡是见过他的人,恐怕没有一个能认出这个临近死亡的人就是张国焘。
严重的中风使他的脸歪扭得厉害,左边的嘴角眼角吊上去,左眼微眯,右眼奇大,像两个不同的脸拼在一起。原来丰腴的手上青筋毕露;白皙的脸上布满深茶色的斑块,那是岁月洒落尘埃;富有光泽的浓密的黑发一丝不存,稀拉拉的几缕长长的灰发,正像河西走廊戈壁滩上被风霜摧折的几棵茅草。
暴风雪愈来愈残忍地冲撞着饱经风霜的病房,张国焘仿佛觉得病床的摇晃,这使他想起两年前,还没有中风瘫痪时,和他夫人杨子烈,坐在安大略湖游船上被狂风吹走时的情景。那是一次难忘的历险,差一点葬身鱼腹。
他又感到了即将沉船的那种恐惧。室外的风雪高嚎低吟,像为他即将离去的灵魂唱一曲粗砺的挽歌。
壁炉里的火焰渐渐熄灭下去,室内变得暗淡了,一盏十五度光的壁灯,成了室内唯一的光源。
死神的黑影消逝了,对面墙上,米开朗基罗的《哀悼基督》在冥冥中隐现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