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马玉龙,现在是马忠林了,应召前来,为的是他有泰安嵩里山挖宝的经验,他跟马鸿逵策划的发掘与藏宝过程也颇有参考价值。他们两人在书斋中坐了三个小时,已经完成了精细的安排。

  判断:

  张慎之有泰安县教育局赵文勋之类似的动机,因为不借助相应的兵力,无法开掘,无法保密,也无法保存。

  张慎之定有赵文勋所掌握的史料依据。

  高昌国宝窟有可能存在,但比嵩里山工程浩大得多,无法实现。

  张慎之很可能指桑言槐,以虚掩实,以假掩真,以远掩近。《汉书西域传》记载“西域初为三十六国,后又分为五十余国,丝绸之路繁盛时期,东西的文化财富大交流,国库丰盛,墓藏遍地。数千年之积聚,西域地下定有无穷宝藏。破砖、碎瓦、陶片、绳头,皆称无价,更何况稀世奇珍?

  张慎之可能握有比嵩里山更为有据的史料。

  马步芳当即取出《凉州府志备考》、查究永昌县志。他记得凉州有高昌府,是不是张慎之故以高昌国掩之?

  张慎之曾在他面前夸耀自己是汉代名臣张奂之后,马步芳与马忠林便沿此线索细查,屡有新奇发现。

  武威,古称姑臧,后称凉州。

  公元三九七年正月,后凉广武郡公、河西鲜卑族秃发乌孤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改元太初,建都西平(今青海西宁)是为南凉,三九八年十二月秃发乌孤改称武威王。

  秃发乌孤死后,其弟秃发利鹿孤即武威王位,改称河西王。利鹿孤死后,其弟秃发傉檀即位,更称凉王,改元弘昌,后秦委他为车骑大将军、凉州刺史镇守姑臧。傳檀在姑臧中南城内修建了高昌殿,让他的十三岁的儿子明德归作《高昌殿赋》,明德归“援笔即成,影不移漏,”赞称曹子建再世。

  马步芳认为张慎之所说的高昌国,就是凉州的高昌府,地下宝藏是否与他祖上张奂做武威太守有关?

  措施:

  立即严刑威逼张慎之交出发掘宝库的史料依据,或是宝窟详址。将其秘密处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