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5 / 7)
尽管平下桥的难度很高,但依然有不少人尝试。坡面障碍技巧项目的乐趣就在于此。各式各样的道具的设置与排列错落有致,组合方式多样,裁判也更倾向于选手去尝试更新鲜、挑战性更强的道具,哪怕动作的难度相对较低,也会给出一个合适的分数来鼓励他们去尝试。
不过,上一轮的第一名由于道具区的失误,名次跌落到第六,令雪迷们惋惜。在前两轮体力濒临耗尽的情况下,除非第三轮有奇迹发生,否则他大概率与领奖台无缘了。坡面障碍技巧的比赛就是这样残酷,赛场上瞬息万变,任何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失误。
“前面各位选手的表现都很精彩,”解说员回味着刚才的比赛,简单进行总结,接着提高音量,口吻充满着期待,“希望这一轮的最后一位选手也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尽管首轮得分暂时落后,但杞无忧并没有感觉到太大压力。第二轮依然轻松上阵。
他从高高的出发台跃下,来到道具区。
正脚180上,反脚360下,顺利通过第一个上扬式铁杆。
“第二组道具,”解说员语气从容,“这次yoyo要选另一边的铁轨了。”他笃定道。
然而下一秒,他就没那么从容了,“什么?”
杞无忧竟然径直上了与上一轮同样的平下桥道具。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在桥上竟然没有像其他滑手那样横板通过,而是从头竖着滑到尾,雪板板底与桥面的接触就只有中间窄窄的一小块面积,表现出极强的平衡力。
解说员险些失语,等杞无忧从桥上滑下来,才组织好语言:“同样的道具上也可以有不同的创新,你可以尽情发挥想象与创造力,这就是坡面障碍技巧的魅力!”
随着比赛经验的增加,杞无忧逐渐明白,越是赛事等级高的赛场,越不存在偶然的临时起意。选手的每一条路线、每一个动作都是经过精心设计,日日夜夜的反复练习,烂熟于心,才能在赛场上实现“创新”。
除了运动员自身的努力,还离不开教练的指导与帮助。
最后一个道具,杞无忧选择了他在比赛中挑战过许多次的道具,楼梯扶手的闪电杆。
先是反脚内转上了闪电杆,背对着滑行的方向,盲落在道具上,这是一个连徐槐都有点犯怵的动作,风险太大,他很少在比赛中做。
↑返回顶部↑
不过,上一轮的第一名由于道具区的失误,名次跌落到第六,令雪迷们惋惜。在前两轮体力濒临耗尽的情况下,除非第三轮有奇迹发生,否则他大概率与领奖台无缘了。坡面障碍技巧的比赛就是这样残酷,赛场上瞬息万变,任何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失误。
“前面各位选手的表现都很精彩,”解说员回味着刚才的比赛,简单进行总结,接着提高音量,口吻充满着期待,“希望这一轮的最后一位选手也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尽管首轮得分暂时落后,但杞无忧并没有感觉到太大压力。第二轮依然轻松上阵。
他从高高的出发台跃下,来到道具区。
正脚180上,反脚360下,顺利通过第一个上扬式铁杆。
“第二组道具,”解说员语气从容,“这次yoyo要选另一边的铁轨了。”他笃定道。
然而下一秒,他就没那么从容了,“什么?”
杞无忧竟然径直上了与上一轮同样的平下桥道具。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在桥上竟然没有像其他滑手那样横板通过,而是从头竖着滑到尾,雪板板底与桥面的接触就只有中间窄窄的一小块面积,表现出极强的平衡力。
解说员险些失语,等杞无忧从桥上滑下来,才组织好语言:“同样的道具上也可以有不同的创新,你可以尽情发挥想象与创造力,这就是坡面障碍技巧的魅力!”
随着比赛经验的增加,杞无忧逐渐明白,越是赛事等级高的赛场,越不存在偶然的临时起意。选手的每一条路线、每一个动作都是经过精心设计,日日夜夜的反复练习,烂熟于心,才能在赛场上实现“创新”。
除了运动员自身的努力,还离不开教练的指导与帮助。
最后一个道具,杞无忧选择了他在比赛中挑战过许多次的道具,楼梯扶手的闪电杆。
先是反脚内转上了闪电杆,背对着滑行的方向,盲落在道具上,这是一个连徐槐都有点犯怵的动作,风险太大,他很少在比赛中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