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5 / 5)
贺兰山草色青白,遥望如奔马,蒙古语称它为贺兰,就是“骏马”的意
思,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岳飞词《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指的就是这个地方。
1969 年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贺兰山东麓发现了一批岩画,约300 幅,
多为人物画像,其中北恻第6 号地1.9 米的岩壁上,一幅磨刻的写意画人像
特别动人。画高20 厘米,宽16 厘米,面向西南方向,头戴大而圆的密封式 ↑返回顶部↑
思,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岳飞词《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指的就是这个地方。
1969 年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贺兰山东麓发现了一批岩画,约300 幅,
多为人物画像,其中北恻第6 号地1.9 米的岩壁上,一幅磨刻的写意画人像
特别动人。画高20 厘米,宽16 厘米,面向西南方向,头戴大而圆的密封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