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1 / 3)
罗彦的诚国公府也算是大了吧,不想这陆府居然还要更大一些。虽然门前没有什么石狮子之类的装饰,但简简单单的两个字“陆府”,罗彦一眼就认出这是当朝大家虞世南的手笔。与京中陆德明那处宅院的字迹如出一辙。
门前更是有一块牌坊,上面刻的都是李世民对陆德明的种种褒奖。
没得说,就这大门,足够让京中的那些个官员眼馋了。
不同长安的出入方便,这里毕竟是陆德明的本家,进去还需要让人通报。仆役已经将罗彦的名帖送了进去,只等着府中人出来迎接便是。
自从年前陆敦信守孝期满,朝堂便委任其去了外地充任刺史职。如今在陆府守着的,乃是陆德明的兄长一脉子嗣陆敦义。
听闻是陆德明的学生拜访,起先陆敦义并没有管太多。这些年自称陆德明弟子的人多了去了,最开始陆家还好生款待。
但后来发现不少冒名顶替的之后,陆敦义也就有些散漫了。只要是来人,悉数交给自己的儿子去应付。
所以看到名帖的时候,陆敦义也不看里头的内容,很是随意地对正在读书的儿子说道:“正明,你去看看吧。也不知道又是哪里来的士子前来凭吊大伯。”
这样的事情陆正明这两年少说做了上百回,从自家父亲手中接过名帖,认真看了起来。
陆敦义可以不认真,但他要去迎客,可不能怠慢了。
这一看之下,陆正明的心都开始狂跳了。原本还打算往外迈出的腿立刻收了回来,很是谨慎地朝着陆敦义说道:“阿爷,这个人,只怕还需要阿爷亲自去迎接。如果可能,还是将大房那边的人请来最好。”
听到这样的话,陆敦义有些吃惊。
自己这个儿子这几年逐渐开始当事,家中不少的事务都是他代为操持。便是那吴县县令来了,自己儿子都能够应付的好好的。今日难道是苏州刺史来了不成?
看着自家阿爷一脸困惑,陆正明将名帖送到他手里,苦笑一声:“阿爷还是仔细看看这名帖是谁的吧。”
名帖?对了,正是名帖。陆敦义急忙翻开了那张薄薄的纸,只见上边很是端庄的字体写着:“陆公讳德明门下,诚国公罗彦。”
↑返回顶部↑
门前更是有一块牌坊,上面刻的都是李世民对陆德明的种种褒奖。
没得说,就这大门,足够让京中的那些个官员眼馋了。
不同长安的出入方便,这里毕竟是陆德明的本家,进去还需要让人通报。仆役已经将罗彦的名帖送了进去,只等着府中人出来迎接便是。
自从年前陆敦信守孝期满,朝堂便委任其去了外地充任刺史职。如今在陆府守着的,乃是陆德明的兄长一脉子嗣陆敦义。
听闻是陆德明的学生拜访,起先陆敦义并没有管太多。这些年自称陆德明弟子的人多了去了,最开始陆家还好生款待。
但后来发现不少冒名顶替的之后,陆敦义也就有些散漫了。只要是来人,悉数交给自己的儿子去应付。
所以看到名帖的时候,陆敦义也不看里头的内容,很是随意地对正在读书的儿子说道:“正明,你去看看吧。也不知道又是哪里来的士子前来凭吊大伯。”
这样的事情陆正明这两年少说做了上百回,从自家父亲手中接过名帖,认真看了起来。
陆敦义可以不认真,但他要去迎客,可不能怠慢了。
这一看之下,陆正明的心都开始狂跳了。原本还打算往外迈出的腿立刻收了回来,很是谨慎地朝着陆敦义说道:“阿爷,这个人,只怕还需要阿爷亲自去迎接。如果可能,还是将大房那边的人请来最好。”
听到这样的话,陆敦义有些吃惊。
自己这个儿子这几年逐渐开始当事,家中不少的事务都是他代为操持。便是那吴县县令来了,自己儿子都能够应付的好好的。今日难道是苏州刺史来了不成?
看着自家阿爷一脸困惑,陆正明将名帖送到他手里,苦笑一声:“阿爷还是仔细看看这名帖是谁的吧。”
名帖?对了,正是名帖。陆敦义急忙翻开了那张薄薄的纸,只见上边很是端庄的字体写着:“陆公讳德明门下,诚国公罗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