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1 / 3)
不论刘昶和罗彦怎样争斗,到最后,得到好处的其实还是李世民。国子学和汉太学的擂台,李世民早就知道了。先前将姚思廉叫来,询问的成分更多一些。
早在吏部将两科的试卷都拿来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些人都是谁教出来的了。
其实李世民一开始只是想让两方打个平手。但是明经科的试卷罗彦的学生确实答的不错,即便是李世民可以寻求平衡,也不忍因为这点原因就把人才往外推。
原本还想着在进士科这边找点平衡。谁知道罗彦这小子的学生依旧不客气,直接将八个名额揽在手里。
李世民真正纠结的是进士科排名次的时候。
其实方志忠和宋世宇两人的策论,压根就不分伯仲。甚至在操作性上,方志忠的反而更加容易施行。之所以到最后让方志忠委屈地到了第二,也是李世民出于平衡的心理。
两榜的榜首都让罗彦的学生给占了,将来罗彦这小子岂不是要上天了。不论怎么说,不能让罗彦骄傲,也得给那些个老儒们一点面子。不过,李世民自然也不会让方志忠吃亏就是了。能够让他记住的下层官吏,将来还不是官路顺畅。
看着坐在绣墩上的杜如晦等人,李世民很是开心地说道:“罗彦这厮,不想一下子教出这么多人才来。先前朕还担心他吃亏,将姚祭酒唤来问过。”
杜如晦听到李世民提起这个,笑了笑,对李世民说道:“陛下,依微臣看来,如今我等要关心的,不是那两榜中举的士子。而是罗彦教授出来,落榜的那几个。”
房玄龄一听,登时点头道:“杜相所言极是。此次进士科的试卷中,有二十份非常特别的试卷。内中所言无不针砭时弊,更是能够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虽然有十一份方案还有些稚嫩,所以没有被选中,但是假以时日,定然也是刺史之材。”
“二十份,据我所知,罗彦教授的学生有十九人,还有那进士科榜首的宋世宇,正好二十人。莫非?”李世民似乎知道了什么,但是又不敢肯定。
“不错,正是罗彦教授的十九人。”房玄龄很是肯定地点点头。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儿,对房玄龄嘱咐道:“将这未曾中举的十一人留下,一概充入国子学,让罗彦亲自教授。嗯,给他们从八品下的待遇。”
这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手笔,但是李世民这样做,在大唐也属于首次。但是这样也正好告诉天下士子,朝堂求贤若渴的态度。李世民确实打的一手好算盘。
↑返回顶部↑
早在吏部将两科的试卷都拿来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些人都是谁教出来的了。
其实李世民一开始只是想让两方打个平手。但是明经科的试卷罗彦的学生确实答的不错,即便是李世民可以寻求平衡,也不忍因为这点原因就把人才往外推。
原本还想着在进士科这边找点平衡。谁知道罗彦这小子的学生依旧不客气,直接将八个名额揽在手里。
李世民真正纠结的是进士科排名次的时候。
其实方志忠和宋世宇两人的策论,压根就不分伯仲。甚至在操作性上,方志忠的反而更加容易施行。之所以到最后让方志忠委屈地到了第二,也是李世民出于平衡的心理。
两榜的榜首都让罗彦的学生给占了,将来罗彦这小子岂不是要上天了。不论怎么说,不能让罗彦骄傲,也得给那些个老儒们一点面子。不过,李世民自然也不会让方志忠吃亏就是了。能够让他记住的下层官吏,将来还不是官路顺畅。
看着坐在绣墩上的杜如晦等人,李世民很是开心地说道:“罗彦这厮,不想一下子教出这么多人才来。先前朕还担心他吃亏,将姚祭酒唤来问过。”
杜如晦听到李世民提起这个,笑了笑,对李世民说道:“陛下,依微臣看来,如今我等要关心的,不是那两榜中举的士子。而是罗彦教授出来,落榜的那几个。”
房玄龄一听,登时点头道:“杜相所言极是。此次进士科的试卷中,有二十份非常特别的试卷。内中所言无不针砭时弊,更是能够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虽然有十一份方案还有些稚嫩,所以没有被选中,但是假以时日,定然也是刺史之材。”
“二十份,据我所知,罗彦教授的学生有十九人,还有那进士科榜首的宋世宇,正好二十人。莫非?”李世民似乎知道了什么,但是又不敢肯定。
“不错,正是罗彦教授的十九人。”房玄龄很是肯定地点点头。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儿,对房玄龄嘱咐道:“将这未曾中举的十一人留下,一概充入国子学,让罗彦亲自教授。嗯,给他们从八品下的待遇。”
这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手笔,但是李世民这样做,在大唐也属于首次。但是这样也正好告诉天下士子,朝堂求贤若渴的态度。李世民确实打的一手好算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