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1 / 3)
至于第三位。虽然大家有些吃惊,但是也在接受范围之内。
李靖,这位在家呆了两三年的老将,这会居然被李世民给请了出来。虽然没有实职,但李世民为了局势稳定,也是舍得下大力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每隔两三日到中书省和门下省去理事便可以了,至于上朝什么的,压根不用。
这个官职在大唐来讲还是第一次出现。从前很少,或者说压根就没有人能够在中书省和门下省身兼两职,而且地位还与中书令和侍中这两个官职持平。
如今就有了。
对于李世民这样的手笔,百官除了佩服,压根就没有话说。
有了李靖这位大佛,基本上整个大唐的军事就稳定了,李世民压根不用担心自己外出之后,地方军队会出现什么事情。
按例辅政大臣只有四位,如今依然有三个位置确定下来,接下来一个,百官们纷纷猜测到底会用谁。是六部中的挑选一个,还是从宗亲里头找出来一个?
六部里头,如唐俭这等老成持重的大臣,不在少数。如果能够起用,定然能够让局势更加稳固。而宗室里头选择一个,也可以巩固太子的位置,不让他遭受蒙蔽,似李孝恭这等能文能武的宗室,定然是首选。
或者,干脆从太子的属官中找一个出来?于志宁这些人从李世民做王爷的时代就跟随着,忠心没有问题,能力更不用说。
就在这样的猜测中,内侍缓缓张开嘴巴,用那独特而尖锐的嗓音告诉所有大臣:“罗彦。”
什么?罗彦?
对于这个名字,百官只想问一句话:我没听错吧?
放着那么多的官员不任用,用了一个专门惹事,臭名昭著,放荡不羁,不务正业……反正是能够善意批驳的话都用上还嫌不够的罗彦?
“陛下。”顿时一位中书舍人站了出来。之前他和罗彦共事过一段时间,也没有看出来罗彦有那么大能耐,能够辅助太子监国啊。
因此他还是想让李世民再考虑考虑。
↑返回顶部↑
李靖,这位在家呆了两三年的老将,这会居然被李世民给请了出来。虽然没有实职,但李世民为了局势稳定,也是舍得下大力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每隔两三日到中书省和门下省去理事便可以了,至于上朝什么的,压根不用。
这个官职在大唐来讲还是第一次出现。从前很少,或者说压根就没有人能够在中书省和门下省身兼两职,而且地位还与中书令和侍中这两个官职持平。
如今就有了。
对于李世民这样的手笔,百官除了佩服,压根就没有话说。
有了李靖这位大佛,基本上整个大唐的军事就稳定了,李世民压根不用担心自己外出之后,地方军队会出现什么事情。
按例辅政大臣只有四位,如今依然有三个位置确定下来,接下来一个,百官们纷纷猜测到底会用谁。是六部中的挑选一个,还是从宗亲里头找出来一个?
六部里头,如唐俭这等老成持重的大臣,不在少数。如果能够起用,定然能够让局势更加稳固。而宗室里头选择一个,也可以巩固太子的位置,不让他遭受蒙蔽,似李孝恭这等能文能武的宗室,定然是首选。
或者,干脆从太子的属官中找一个出来?于志宁这些人从李世民做王爷的时代就跟随着,忠心没有问题,能力更不用说。
就在这样的猜测中,内侍缓缓张开嘴巴,用那独特而尖锐的嗓音告诉所有大臣:“罗彦。”
什么?罗彦?
对于这个名字,百官只想问一句话:我没听错吧?
放着那么多的官员不任用,用了一个专门惹事,臭名昭著,放荡不羁,不务正业……反正是能够善意批驳的话都用上还嫌不够的罗彦?
“陛下。”顿时一位中书舍人站了出来。之前他和罗彦共事过一段时间,也没有看出来罗彦有那么大能耐,能够辅助太子监国啊。
因此他还是想让李世民再考虑考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