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刻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当一干夫子走到门前站好不久,李世民的车驾就从街角转了过来。眨眼的功夫,就已经停到了门口。

  待接受了这些夫子们的参拜,李世民这才率先走进国子学。姚思廉领着一干夫子进去之后,就听到李世民吩咐:“姚祭酒和不当值的夫子且带着我四处看看。要授课的便自行过去授课。”

  夫子们见状,知道李世民这是要随机抽查了,也不多说什么,向李世民一拜,便回到了自己教学的客舍。

  见罗彦进来,读书的学生们一愣,随后便停下了声音。

  看着一脸好奇的他们,罗彦笑了笑:“行了,该做什么便做什么。今日要讲的是《子路篇》,你等事先可曾温习过?”

  这段时间专门是讲授《论语》,所以学生们立刻给了罗彦肯定的答复。见状罗彦也不再说什么,这这一篇中关于礼与法的内容向学生们做了详细的讲授。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对于这句话的解释,罗彦并没有直接将其讲授出来,而是通过种种典籍作的注释,让诸生明白这到底是有什么样的解释。

  随后,便产生了巨大的争论。

  久争不下,罗彦只能自己上阵将这件事情作了剖析:“孔子所言,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虽名为孝行,然为君子所不取。以是孔子皆言乡人而评其直在其中,己困于陈而不为盗跖之事也。”

  虽然有些替孔子开脱的意思,但是罗彦也说了,这件事情根本就不是君子所为。孔子虽然这样说,但是他在陈国病困交加的时候,险些病死饿死,也不做那种盗窃的事情。

  这样的说法,显然更加被学生们接受一些。

  而罗彦没有发现,门外的孔颖达对他这个解释,也是相当满意地点点头。

  讲到了这里,有些学生就不禁问道:“那么助教能不能讲讲,这仁义与法律的关系。”

  罗彦点点头,张口就说道:“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