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承乾又是一阵千恩万谢,但罗彦却毫不客气,将其请出了书房。

  略带着失望,李承乾回去了。而他前来找罗彦拜师的内情,却在一个早上传遍了长安。

  如果说李承乾拜师只是在念6德明的旧情,那么接下来李恪的到来,就彻底封住了那些极力喷罗彦的人的嘴巴。

  两个皇子同时请求让罗彦担任他们的老师,其中一个还是太子。如果李世民没有答应,那么他们两人也不敢就这样光明正大前来诚国公府上拜访。

  但是,真正让所有喷子都觉得脸疼的,乃是李恪拜访过罗彦的次日,李世民越过百官,直接给罗彦下达的诏书:“命诚国公罗彦,教导吴王立刻经学。念其守孝在家不便外出,可着吴王每日自行前去讨教。”

  一瞬间,震动的不仅仅是官场。

  能够担任皇子老师的,不仅要求学问要深,而且还不能私德有亏。这是硬性指标,不仅是李世民看重,那些官员们也相当看重。私德有亏,教出来的皇子岂不是要败坏皇室名声?

  先前某些人极力黑罗彦的种种不是,到现在,没见罗彦出手,李世民的一道圣旨就像是犁庭扫穴,将种种不实的传言彻底击溃。原本被很多人带起来的节奏,戛然而止。

  茶楼酒馆的士子们,谈论的也不再是什么非诚社之类。取而代之的是,为什么东宫的官位那么好,罗彦反而拒绝了李承乾的邀请。

  不论民间如何议论,太极殿中的李世民,捧着那粗糙的小册子,读着上边酷似二王的笔迹:“夫取天下与守天下,无机不能。顾三代圣人之机,不若后世之诈,故后世有不得见尔。”

  点点头,对坐在他身边的李承乾感慨道:“我儿,那罗彦虽然嘴上说不会教授于你,其实已经把他所有能教给你的都教了。往后,这《衡论》与那《权书》,你不妨多读几遍。”

  李承乾虽然不说话,但是连连的点头,已经充分表明,他这时是多么赞同李世民的话。

  第334章 给李恪上第一课

  对于能够拜罗彦为师,李恪是充满惊喜的。

  之前他在宫中不过是听说罗彦的名声,但是其真正的本事却没有亲眼见到半分。即便是出宫,其实一开始他也没有想着往罗彦身上凑。直到那次罗彦邀请他谈活字印刷术的问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