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1 / 2)
等罗彦带着突利回到朔县的时候,已经是六天后的事情了。
当大军到达大营数十里的地方,就有斥候看到己方的旗帜过来确认身份。看到罗彦他们安然无恙回来,那斥候队长立刻派出了属下向李靖回禀。
前些时候关于突利的安置问题朝堂已经给出了意见,为了尽可能拉拢突厥贵族,李世民依旧保留了突利的可汗名号,还准备将他和他的族人安置在如今的云州附近。
以现在大唐和突厥的关系,突利怎么说也算是半个王爷,李靖还是有必要出来迎接一番的。等罗彦领着突利到大营门口的时候,李靖已经率领一种将领在大营门口等候了。
翻身下马,快步走过去,罗彦一拱手,向李靖浅浅一拜,朗声禀告道:“末将罗彦,幸不辱命,将突利可汗安全迎接回我大唐境内。如今特来向大帅交令。”
“干的漂亮。你们在长城口的那一战云州折冲府已经禀告上来了,八千尽灭一万余,大涨我大唐威风。此事我已经派快马将塘报送往京城,想来不日就有嘉奖下来。我六路大军,你是第一个建功的,而且还如此大手笔,果然不负陛下重托。”李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叫来一个监视自己的人,会有这么大的惊喜献给自己和李世民,此刻满意地看着罗彦,一脸后生可畏的表情。
“大帅谬赞了。罗彦既然自请前来,就做好了马革裹尸血战沙场的准备。此番得胜,全赖突利可汗紧密配合与麾下将士用命,罗彦不敢居功。”
见罗彦完全没有当初在长安的傲气,李靖倒是对这个年轻人更加好奇了。拍拍罗彦的肩膀,说道:“不错,居功不自傲。可惜了,你是陛下看重的文臣。要是一直在军中,将来成就必然不低于我等。”
李靖对军中后辈向来要求严格。似罗彦这样的年轻人,李靖到现在只夸赞过一个,那就是他如今的得意门生苏定方。不想在这营门之下,诸将之中,会对罗彦这样一个半路出家的武将有这么高的评价。
一时间站在李靖身后的诸将都暗暗长了个心眼,以后必须要和罗彦搞好关系。这家伙允文允武,将来肯定是出将入相的人物。
拦住了罗彦继续谦虚下去的势头,李靖说道:“好了,站在我身后,一并恭请突利可汗入营。”
李靖和突利也有几面之缘,相互见过礼之后,突利便在李靖的带领下,走进了走就已经准备好宴席的大帐。虽然军中无甚舞乐,可是一群大老爷们破天荒拿出了御寒的烈酒,丝毫不用理会之前的禁酒令,这接风宴倒是办的相当红火。
突利来投并没有让李靖的计划有什么改变。眼瞅着都过年了,李靖依旧没有提关于大军出击的事情。之前还有些担心迁延计划的他,如今每天和突利聊着突厥的风土人情,甚至连各个部落俟斤的喜好都当作是他俩谈天说地的话题。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过年的时候。
李世民倒是没有因为大军迟迟不出兵而有所责怪,相反,过年之前李世民还专门派人送来了大量的酒水和牲畜。过年这天军营了酒肉充足,可是把将士们喝了个痛快。平常饮酒都是有限量的,烈酒优先供给岗哨和斥候,哪里像今天这样敞开了喝的。
↑返回顶部↑
当大军到达大营数十里的地方,就有斥候看到己方的旗帜过来确认身份。看到罗彦他们安然无恙回来,那斥候队长立刻派出了属下向李靖回禀。
前些时候关于突利的安置问题朝堂已经给出了意见,为了尽可能拉拢突厥贵族,李世民依旧保留了突利的可汗名号,还准备将他和他的族人安置在如今的云州附近。
以现在大唐和突厥的关系,突利怎么说也算是半个王爷,李靖还是有必要出来迎接一番的。等罗彦领着突利到大营门口的时候,李靖已经率领一种将领在大营门口等候了。
翻身下马,快步走过去,罗彦一拱手,向李靖浅浅一拜,朗声禀告道:“末将罗彦,幸不辱命,将突利可汗安全迎接回我大唐境内。如今特来向大帅交令。”
“干的漂亮。你们在长城口的那一战云州折冲府已经禀告上来了,八千尽灭一万余,大涨我大唐威风。此事我已经派快马将塘报送往京城,想来不日就有嘉奖下来。我六路大军,你是第一个建功的,而且还如此大手笔,果然不负陛下重托。”李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叫来一个监视自己的人,会有这么大的惊喜献给自己和李世民,此刻满意地看着罗彦,一脸后生可畏的表情。
“大帅谬赞了。罗彦既然自请前来,就做好了马革裹尸血战沙场的准备。此番得胜,全赖突利可汗紧密配合与麾下将士用命,罗彦不敢居功。”
见罗彦完全没有当初在长安的傲气,李靖倒是对这个年轻人更加好奇了。拍拍罗彦的肩膀,说道:“不错,居功不自傲。可惜了,你是陛下看重的文臣。要是一直在军中,将来成就必然不低于我等。”
李靖对军中后辈向来要求严格。似罗彦这样的年轻人,李靖到现在只夸赞过一个,那就是他如今的得意门生苏定方。不想在这营门之下,诸将之中,会对罗彦这样一个半路出家的武将有这么高的评价。
一时间站在李靖身后的诸将都暗暗长了个心眼,以后必须要和罗彦搞好关系。这家伙允文允武,将来肯定是出将入相的人物。
拦住了罗彦继续谦虚下去的势头,李靖说道:“好了,站在我身后,一并恭请突利可汗入营。”
李靖和突利也有几面之缘,相互见过礼之后,突利便在李靖的带领下,走进了走就已经准备好宴席的大帐。虽然军中无甚舞乐,可是一群大老爷们破天荒拿出了御寒的烈酒,丝毫不用理会之前的禁酒令,这接风宴倒是办的相当红火。
突利来投并没有让李靖的计划有什么改变。眼瞅着都过年了,李靖依旧没有提关于大军出击的事情。之前还有些担心迁延计划的他,如今每天和突利聊着突厥的风土人情,甚至连各个部落俟斤的喜好都当作是他俩谈天说地的话题。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过年的时候。
李世民倒是没有因为大军迟迟不出兵而有所责怪,相反,过年之前李世民还专门派人送来了大量的酒水和牲畜。过年这天军营了酒肉充足,可是把将士们喝了个痛快。平常饮酒都是有限量的,烈酒优先供给岗哨和斥候,哪里像今天这样敞开了喝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