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送走了突厥使团,李世民这会儿恢复了威严,想下边群臣询问道:“统叶护可汗提出和亲,你等有什么看法?”

  其实群臣哪里能有什么看法,方才李世民的第一句话就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什么叫他和统叶护都是乐于见到的,不久是说明自己已经同意和亲了么。此刻除了不停拍马屁促成此事,难道还要和李世民对着干不成。再说了,和西部突厥和亲的好处大家都知道,在外部关系上,有了这样一个势力不容小觑的盟友,对吐谷浑和东部突厥都是强有力的震慑。这种好事,谁拒绝谁是傻子。

  一时间诸多人纷纷出班罗列了和亲的一大堆好处,同时不停请求李世民答应和亲。就这样,在统叶护的使者刚刚离开不过一刻时间,这里已经将这件事情定了下来。

  第211章 罗二愣子闹事了

  和亲的事情传播的很快。

  罗彦虽然身在杜府,可消息也不过就是比别人晚了一两个时辰就知道了。此刻正在盯着杜荷小家伙读诗文呢,听到窗外的下人们不停议论这个,罗彦这才想起有这一茬。不过和史书中的时间确实是差了一点,加上自己这些天一直在和杜荷呆在一起,因此忘了。

  虽然不知道哪家的郡主县主的要遭殃,但是作为一个大老爷们,罗彦感觉和亲其实没啥用。

  虽然突厥的习惯可汗的妻子也是可以参政的,但是想想大唐一个柔弱的公主嫁到人家。统叶护老鬼在西部突厥都经营多少年年了,能轻易被个弱女子把控到权利?何况此时颉利那里内乱还没有平定,而吐谷浑在几年前就被打的有些元气大伤,要缓过来也需要时间。

  真要到了这和亲的公主有权利的时候,大唐的国力早就发展到无需这些的时候了。仔细想想,其实大唐这个时候和亲,除了能得到点心理安慰,还能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因此不论是处于愤青心理,还是出于实际的好处,罗彦本身是不同意这次和亲的。

  就算是拒绝了,罗彦也不相信统叶护会恼羞成怒和大唐作对。他们也是四面皆敌,何况还和大唐接壤不多。想打,先把自己的老窝守好再说。

  想到这里罗彦哪里能够忍得住,早就把杜如晦前几天跟他提醒过的事情忘到脑后。这次要是不将自己心里的那些话说出来,罗彦感觉自己会死。没错,不作会死。这就是罗彦此刻心里想说的话。虽然作了肯定会让李世民生气,甚至自己的前途都有些堪危,可是不说这些,罗彦觉得自己不算男人。

  将杜荷书桌上的纸笔拿过来,罗彦便写道:“臣尝闻,弱国无外交。昔战国时,征伐不断,各国互派质子,或以婚姻,以求盟约。然三家之分晋,其盟国无援手燕赵之覆灭,其姻亲有余嫌。何也?盖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如是者,国亦如是。

  前隋大业年间,西部突厥未纳贡,炀帝使人问之,以天下动荡基业不稳故,突厥可汗无状于使前。然以东部突厥相要挟,奴之。不见其利时,傲慢之但见其害时,恭敬之。而今陛下以宗室侄女和亲,不过重复当年之故事,于事何益?”

  之后将对于两方突厥的争端和对大唐的影响一一分析过,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和亲对于大唐除了脸面上好看一些,一点的实际利益都没有。更何况,还有以个颉利挡在中间,即便现在他有些狼狈,可是给李世民找些麻烦还是可以做到的。这样一来不是就更加尴尬了。

  罗彦有些话都还没说,一旦这和亲搞到最后不了了之,你这个皇帝还有什么脸面。不过这话自己想想也就罢了,要是在这奏疏中写出来,罗彦不用想这辈子可以当官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