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幽并各州折冲府将领,乃至朝堂诸人,皆以其内乱之际,实我一举定突厥之机。故连篇累牍,争相求战,窃以为大谬也。

  突厥之乱,不过内治尔。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圣人之言乃千古不易之至理,蛮夷亦知矣。我等大军集结于边,突厥乱军议和在彼。冒然冲杀,不过短兵相接,多少儿郎埋骨草原尔。

  况关中饥荒已致府库空虚,今秋非丰硕之年。大军一出,空耗钱粮,三月之内不得全功,虽得破敌数十万,亦大败矣。且明年如何,不可测也。府库亦需常备应灾变之资,方能稳定局势。

  故请战者多为其功,忧战者多为其黎。国先有治,方有武功。征伐突厥者,不在其时也。恳请陛下以苍生为要,忍辱负重。臣罗彦拜上。”

  写好了奏疏,等着李玄道写好请战的文书,快马送出幽州以后,罗彦这才悠哉悠哉将自己的奏疏也送出去。

  李世民手下自然有他独立的探查消息的渠道,想必在幽州众人知道突厥内乱的时候,他也已经知道了。此时朝堂想必也吵得很厉害,别人不用说了,尉迟恭和程知节这两人就是闲不住的。何况还有好些将领,更是想着在爵位上更进一步。

  罗彦心知自己的这些话,好些老成持重的臣子也说过了。不过他也就是表达一下自己的态度,有时候往往来自第一线的情报和态度相当重要,如果王君廓他们急切地求战打动了李世民,后果可就有些严重了。

  罗彦此时就想着,自己的奏疏将作为均衡朝堂外部态度的一块砝码。不求它能够起多大作用,关键时刻要让有些人明白,边军之中,是有人不同意出兵的。

  第178章 长安两议征突厥

  李世民在刚七月出头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突厥内部斗争激烈的的密报。不过,毕竟当时的斗争只是局限在牙帐中的争吵,还没有到大打出手的程度,因此李世民也没有放在心上。谁知道又过了几天,就传来了突厥内乱的消息。

  当李世民在朝堂上宣布了这个消息以后,和幽州都督府一样,百官先是惊愕,随后便一脸惊喜。突厥乃是大唐最大的敌人,带给大唐的屈辱是在是太多了。效仿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口号,这些年不知道喊了多少遍。尤其是渭水之后,看着李世民带着罗彦和尉迟敬德,跟颉利在那里讨价还价。好些忠心的臣子到现在回想起来脸色都是通红的。

  没想到还没等自己雪耻,这些人就先内乱了。这可是个好消息。随即就有人想到,既然这些家伙斗的这么凶,何不让自己得那渔翁之利。

  尉迟恭趁着大家还在乐呵的时候,站出来拜了一拜,就说道:“陛下,依我看,我等尽起北方的府兵,趁着这些蛮夷内斗不休,一举将他们攻破。到时候将那颉利绑来长安,让他好好当当阶下之囚。”

  听得尉迟敬德这番话,不仅是那些武将,便是很多文官,也是赞同地点点头。

  更有几员年轻的将领,想着那功勋,心头一阵火热:“想当年封狼居胥,汉武帝便名传千古。而今有如此机会,末将定为陛下开疆拓土,把那一片草原夺来做我大唐的放马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