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2 / 2)
连续四天,户曹一共向罗彦汇报了十数起卖地的事情,理由都是家中无粮。而罗彦一直关注着的城中粮价,也从刚开始的三十文一斗,短短数日之内就上升到四十文。综合各种情况,罗彦知道,恐怕,大暴动马上就要到来了。
面对这样的事情,以罗彦一个人的能力自然是解决不了的,必须要让整个关中地区合理统筹,才能稳稳地度过这次灾难。
不由分说,罗彦将自己关在后衙,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扰,花了一天的时间,给李世民写了两份奏疏。
第一封就是关于饥荒预兆的。综合了当前的粮价,和百姓的日常生活,罗彦详细地分析了饥荒的可能性和波及范围。至于第二封,则是罗彦想出来对抗土地兼并的办法,那就是田贷。以官方的名义,以土地为抵押进行借贷,百姓可随时将土地赎回,官府不得以任何名义阻拦。虽然个中还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罗彦也仅仅是请求以自己的治下试验,也好看看成效。
两份奏疏写好以后,罗彦派人火速送往长安。
要是一般的官员,递上的奏疏恐怕还要走一个流程才能到李世民的手中。不过罗彦毕竟身份特殊,信使临走前,罗彦就吩咐他直接去找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凭着他的名号和长孙无忌的本事,想必奏疏能很快送到李世民面前。
果不其然,信使找到吏部,听说是罗彦的奏疏,长孙无忌放下手头的事情,就赶往了太极宫。好在天色不晚,一路顺利进宫,不消片刻长孙无忌就找到了李世民。
“陛下,罗彦派快马传来的奏疏。怕是有什么急事。”匆匆向李世民行过礼,长孙无忌就将罗彦的两份奏疏递了上去。
听闻一个多月没有什么动静的罗彦,此时居然一下子就是两封奏疏,李世民也来了兴趣。结果内侍转交过来的奏疏,李世民开始认真看了起来。
原本以为罗彦会说什么好事情,或者是又要搞什么幺蛾子。谁想到就这第一份奏疏,李世民越看越是心惊。如果真的按照罗彦的说法,怕是这关中地区要自己头疼大半年了。
对着身边的内侍说道:“速去将三省六部的主官都叫来,还有,让户部将今年库储数目一并带上来。”说完以后,这才神色很是严峻地对着长孙无忌说道:“你也来看看。如果罗彦说的是真的,恐怕往后的日子不好过了。”
百姓遭难,国家最高的这些统治者也不轻松。天灾一个处理不好,紧接着就会产生民变。不管你在任上多么励精图治,只要老百姓一饿肚子,随时能造反。
看到李世民的神情,长孙无忌急忙将奏疏拿到手读了起来。至于李世民,则是翻开了罗彦的第二份奏疏。
虽然罗彦心里想的是非常好的,可是他的主意还是给李世民出了一个大难题。田贷啊,也不是那么好实行的。一个不好,下场就是粉身碎骨啊。李世民这个时候不由得苦笑,这罗彦,到底要怎么说他好呢。要说夸奖吧,专门给自己出难题。要说斥责,人家可都是为了大唐好。还真是罗彦一贯的作风啊。 ↑返回顶部↑
面对这样的事情,以罗彦一个人的能力自然是解决不了的,必须要让整个关中地区合理统筹,才能稳稳地度过这次灾难。
不由分说,罗彦将自己关在后衙,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扰,花了一天的时间,给李世民写了两份奏疏。
第一封就是关于饥荒预兆的。综合了当前的粮价,和百姓的日常生活,罗彦详细地分析了饥荒的可能性和波及范围。至于第二封,则是罗彦想出来对抗土地兼并的办法,那就是田贷。以官方的名义,以土地为抵押进行借贷,百姓可随时将土地赎回,官府不得以任何名义阻拦。虽然个中还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罗彦也仅仅是请求以自己的治下试验,也好看看成效。
两份奏疏写好以后,罗彦派人火速送往长安。
要是一般的官员,递上的奏疏恐怕还要走一个流程才能到李世民的手中。不过罗彦毕竟身份特殊,信使临走前,罗彦就吩咐他直接去找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凭着他的名号和长孙无忌的本事,想必奏疏能很快送到李世民面前。
果不其然,信使找到吏部,听说是罗彦的奏疏,长孙无忌放下手头的事情,就赶往了太极宫。好在天色不晚,一路顺利进宫,不消片刻长孙无忌就找到了李世民。
“陛下,罗彦派快马传来的奏疏。怕是有什么急事。”匆匆向李世民行过礼,长孙无忌就将罗彦的两份奏疏递了上去。
听闻一个多月没有什么动静的罗彦,此时居然一下子就是两封奏疏,李世民也来了兴趣。结果内侍转交过来的奏疏,李世民开始认真看了起来。
原本以为罗彦会说什么好事情,或者是又要搞什么幺蛾子。谁想到就这第一份奏疏,李世民越看越是心惊。如果真的按照罗彦的说法,怕是这关中地区要自己头疼大半年了。
对着身边的内侍说道:“速去将三省六部的主官都叫来,还有,让户部将今年库储数目一并带上来。”说完以后,这才神色很是严峻地对着长孙无忌说道:“你也来看看。如果罗彦说的是真的,恐怕往后的日子不好过了。”
百姓遭难,国家最高的这些统治者也不轻松。天灾一个处理不好,紧接着就会产生民变。不管你在任上多么励精图治,只要老百姓一饿肚子,随时能造反。
看到李世民的神情,长孙无忌急忙将奏疏拿到手读了起来。至于李世民,则是翻开了罗彦的第二份奏疏。
虽然罗彦心里想的是非常好的,可是他的主意还是给李世民出了一个大难题。田贷啊,也不是那么好实行的。一个不好,下场就是粉身碎骨啊。李世民这个时候不由得苦笑,这罗彦,到底要怎么说他好呢。要说夸奖吧,专门给自己出难题。要说斥责,人家可都是为了大唐好。还真是罗彦一贯的作风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