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番安静以后,御史们又站出来说了大大小小十数条理由。

  说完以后,朝臣看着一直都默不作声的罗彦,看看当事人是怎么说的。

  罗彦一直没有出来反驳,支持他的人又不敢乱说,而且攻讦罗彦的拿出来的都是事实,虽然说有些被人有意误解,但没有得到罗彦真正意图的时候,这些人也不好站出来,害怕一不小心就和罗彦说的有出入。

  而不爽罗彦的,还以为他无言以对,等着李世民做最后的裁决呢。

  沉默了几个呼吸,见没有人继续出来找自己的毛病,罗彦站出来,缓缓从袖中掏出一份奏疏,稽首拜道:“微臣无言可说,唯有自辩之书一份,烦请陛下过目。”

  内侍走下来将罗彦的奏疏拿上去,李世民急切地接过罗彦的奏疏,想看看到底说了什么。这会儿李世民也担心,想来很懒散的罗彦,不会真的认怂,直接撂挑子不干了吧。

  翻开奏疏,李世民逐字逐句开始认真读起来,而台下众臣,也只能静静等待着。这会儿,对罗彦不爽的,一脸微笑看着罗彦。和罗彦关系比较亲近的几个,这会儿则是抱着担忧的心情,紧紧盯着李世民的脸。

  最后做主的,毕竟还是李世民啊。

  看完了罗彦的自辩书,李世民是一脸苦涩和欣慰。将奏疏递给内侍,说道:“把这个念念,让他们听听。”

  躬身接过李世民手上的奏疏,内侍捏着尖锐的嗓子,念道:“臣以愚鲁,辄逢弹劾。然自命此生之事,无不可对人言者,故仓皇阅尽情理律疏,书成自辩三五章句。武德五年之前,臣苦读于庐州,久居与府学。家贫多以接济苟活,体弱向少打马游街。幸无损国之大事,略过不提。

  及侥幸得举,亦勤恳与所任,恐负君上之厚望。为官半载,无有差错。蒙恩师看重,得圣贤文章。蛙居深井,不知天大。一朝出笼,方知己小。学识不深,儒生之耻。臣知卑微,发愤读书。

  及平阳昭公主一事,以游侠意气,敬巾帼英雄。求得送行之举,虽曰失礼,然此心不悔。

  至去年,得蒙圣主恩宠,就任著作郎。然又蒙看重,兼职助教。臣以育人子弟为大,厚此薄彼,此乃过失一者。

  又以太子之命,强令弘文馆学生行稼穑之事。虽曰其罪之二,然此实大谬也。人君当神器,在其位也,在其德也。位者,承其重;德者,绵其寿。生黎性命,一言而活,德也。太子者,国之储君。其位在手,其德符焉?历数亡国之君王,豪奢无度,不顾生黎,何不食肉糜者,其位无寿也。

  窃以陛下田间拾穗之往事,复太子躬耕田亩之今日。惟愿人主代代以体恤百姓为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