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陆敦信的年龄并不大,也就三十四五左右。在家中,无需像外边穿着那么正式,此时正式一袭青衫,伴着那发自骨子里头的儒雅,便和陆德明一样的和蔼可亲。

  早就二十九那天,两人就在陆德明的介绍下相互认识,而且一边罗彦的大名在官场上可以说已经传遍了,而另一边罗彦作为陆德明的弟子,对于自家老师的独子,莺儿小姑娘的父亲,自然也是非常好奇。

  两人一见如故。相比和陆德明整天讨论经义,罗彦和陆敦信谈起地方事务,反而觉得更加有兴趣。静静听着陆敦信不顾疲惫,说了一整天的徽州风土人情,罗彦感觉见识大增。他长这么大,也就在长安和庐州久居过。当初回庐州,虽说一路游山玩水,但是风土人情却是一点不懂。

  讲完了风土人情,又开始聊起地方官的经历。相比罗彦一开始就在长安任职,陆敦信的经历可就丰富多了。对说有陆德明这个大儒老爹,但是刚开始当官的时候,品级和罗彦也差不了多少,而且还是下县的县令。

  如今多少年了,升任一方刺史,陆敦信做地方官的经验可以算得上丰富了。师兄弟如此的熟络,自然让陆德明也是异常开心。

  就这样在一片温馨的气氛中罗彦度过了他在大唐的第五个新年。

  次日一大早,罗彦和陆敦信就赶着去早朝了。正月初一大朝会,各地长官都要入京城参会,汇报过去一年的各项成绩,总结得失,同时向皇帝进献贺表。这个时候的人是分外多,要是不早点出门,进皇宫都要熬一段时间。

  好在罗彦本身就是个清闲的官职,工作一直由秘书监代管,反而是兼职的弘文馆助教成了正业,所以罗彦只需要带一份贺表就可以了。有人作伴,这会儿走路也不觉得闷,都不知道过了多久,就到了宫门前头,不过两人官职不一样,站的地方也不一样,所以就此分开。

  庄严的朝堂,当李世民一袭龙袍盛装,缓缓走向龙床,一时间鼓乐齐鸣。而在这雅乐中,众臣三拜,进献贺表。

  作为登上皇位的第一个大朝会,李世民也表现的异常激动。涉及到改元,所以接受了大臣们的贺表以后,李世民让礼官祝告上天以后,就吩咐宣读改元的圣旨。

  对于这样一个时刻,罗彦内心满满都是激动。名扬千古的盛世,就在这个时刻开启。

  圣旨宣读完毕以后,众臣又是一阵拜贺。然而这才是李世民大动作的开始。

  接下来的一份诏书,是依照常例,对全国内的罪犯进行大赦。这下就轮到好些人开心了,这几年其实在官场上获罪的官员也不少,里头总是会有多多少少的亲戚朋友还在朝堂。一般来说,这样的官员大都是流放之类,只要是大赦天下肯定就有他们的份,所以这事儿绝对是众望所归啊。

  原本以为这样就算是大朝会结束了。谁想到,李世民还有更厉害的消息。

  看着兴奋劲儿还没有过的朝臣,内侍淡定地从盘中拿起第三份诏书,开始宣读起来:“门下:尚书仆射裴寂,自太上皇起兵之日,忠心耿耿,多有功劳。特加食邑百户。吏部尚书长孙无忌,颇具才德,特赐金百斤蜀锦五匹。……著作郎罗彦,有管子之才,具魏晋之风,特赐府邸一处,仆役婢子各十人,金百斤。望尔等勤勉柔顺,不辜吾望。贞观元年正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