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2 / 2)
李渊要亲力亲为,念完了祭文,带领着百官跪拜以后,这不算繁复的祭天仪式才算是结束。不过正戏才刚刚开始,接下来就是册封太子的仪式。
遵从前朝礼制,也是为了进一步体现李世民的地位,太子册封的仪式交由礼部尚书唐俭主持。只见一身衮服的李世民被唐俭引到李渊坐着的龙椅前方,向北而立,接着唐俭向东,拿出李渊御笔写就的诏书,朗声念道:
“储贰之重,式固宗祧,一有元良,以贞万国。天策上将太尉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蒲州都督领十二卫大将军中书令上柱国秦王世民,器质冲远,风猷昭茂,宏图夙著,美业日隆。孝惟德本,周於百行,仁为重任,以安万物。王迹初基,经营缔构,戡翦多难,征讨不庭,嘉谋特举,长算必克。敷政大邦,宣风区奥,功高四履,道冠二南,任总机衡,庶绩惟允。职兼内外,彝章载叙,遐迩属意,朝野具瞻,宜乘鼎业,允膺守器。可立为皇太子。所司具礼,以时册命。”
诏书已下,但是这个仪式也才是刚刚开始。
李世民叩拜谢恩,以后,结果圣旨。随后,李渊的近侍捧来太子玺绶。玺绶交接的过程也简单,之间李世民再三稽首,表示接受太子玺绶以后,接到手中,再次叩拜。随后,由礼部尚书唐俭唱名:“皇太子臣李世民。”赞礼官随即应声:“可。”
这就表示李世民已经完成了这一部分的仪程,接下来就是百官们要做的事情了。
山呼万岁,在李渊宣布大赦天下以后,众臣纷纷献上贺表。
接受了百官的祝贺,这册封大典也就结束了,只是明面上,李世民有了正式参与处理国家政务的资格。
原本以为这样就算是事情会平静一段时间,没想到,仅仅是过了五天不到的时间,李渊就有了新的动作。参与了玄武门政变的功臣,大部分都收到了李渊不同程度的封赏。先是宇文士及被任命为太子詹事,随后长孙无忌和杜如晦被任命为左庶子,高士廉和房玄龄被任命为右庶子。尉迟恭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
原本罗彦以为这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时候,他的封赏也突如其来。东宫司经局文学。这个官儿可是够大了,正六品下,比之以前罗彦当过的秘书省校书郎的官大到没边了。就算是他的老师,陆德明老夫子,在没有教授李承乾以前,那个国子学助教也才是从六品上。
司经局是掌管东宫典籍的,而司经局的文学,不仅仅是要分管典籍,还要侍奉文章,基本上也算是常伴李世民左右了。
对于这个官职,罗彦感觉有些受宠若惊。跨度实在是太大了。所以罗彦不得不去找李世民。 ↑返回顶部↑
遵从前朝礼制,也是为了进一步体现李世民的地位,太子册封的仪式交由礼部尚书唐俭主持。只见一身衮服的李世民被唐俭引到李渊坐着的龙椅前方,向北而立,接着唐俭向东,拿出李渊御笔写就的诏书,朗声念道:
“储贰之重,式固宗祧,一有元良,以贞万国。天策上将太尉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蒲州都督领十二卫大将军中书令上柱国秦王世民,器质冲远,风猷昭茂,宏图夙著,美业日隆。孝惟德本,周於百行,仁为重任,以安万物。王迹初基,经营缔构,戡翦多难,征讨不庭,嘉谋特举,长算必克。敷政大邦,宣风区奥,功高四履,道冠二南,任总机衡,庶绩惟允。职兼内外,彝章载叙,遐迩属意,朝野具瞻,宜乘鼎业,允膺守器。可立为皇太子。所司具礼,以时册命。”
诏书已下,但是这个仪式也才是刚刚开始。
李世民叩拜谢恩,以后,结果圣旨。随后,李渊的近侍捧来太子玺绶。玺绶交接的过程也简单,之间李世民再三稽首,表示接受太子玺绶以后,接到手中,再次叩拜。随后,由礼部尚书唐俭唱名:“皇太子臣李世民。”赞礼官随即应声:“可。”
这就表示李世民已经完成了这一部分的仪程,接下来就是百官们要做的事情了。
山呼万岁,在李渊宣布大赦天下以后,众臣纷纷献上贺表。
接受了百官的祝贺,这册封大典也就结束了,只是明面上,李世民有了正式参与处理国家政务的资格。
原本以为这样就算是事情会平静一段时间,没想到,仅仅是过了五天不到的时间,李渊就有了新的动作。参与了玄武门政变的功臣,大部分都收到了李渊不同程度的封赏。先是宇文士及被任命为太子詹事,随后长孙无忌和杜如晦被任命为左庶子,高士廉和房玄龄被任命为右庶子。尉迟恭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
原本罗彦以为这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时候,他的封赏也突如其来。东宫司经局文学。这个官儿可是够大了,正六品下,比之以前罗彦当过的秘书省校书郎的官大到没边了。就算是他的老师,陆德明老夫子,在没有教授李承乾以前,那个国子学助教也才是从六品上。
司经局是掌管东宫典籍的,而司经局的文学,不仅仅是要分管典籍,还要侍奉文章,基本上也算是常伴李世民左右了。
对于这个官职,罗彦感觉有些受宠若惊。跨度实在是太大了。所以罗彦不得不去找李世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