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既然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那么不是罗彦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罗彦有大图谋。

  陆德明不能不问,罗彦这小子虽说闭关三年读了不少书,性格趋于沉稳。但是骨子里其实还有些年轻人的豪侠意气。陆德明不认为这是什么坏事,但是在这种局势复杂的时候,还是怕罗彦会好心办坏事。因此,陆德明还是想听听罗彦的真实想法,省的他出了什么差错。

  “老师,弟子确实是不想幸进。当然了,理由也不完全是跟秦王殿下说的那么简单。”没办法,罗彦在自己老师面前可不敢撒谎,而且,没看见陆德明脸上少有的现出严肃的神色。

  “唔,那你把你真实的想法跟老师说说。”

  “弟子无非就是想保命罢了。弟子虽然做了几天官,但是从来没有涉及过真正的官场争斗。乍得高位,往后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更何况,弟子还年轻。”罗彦这样说道。

  其实罗彦如今的年龄,说起来也不算是年轻了。但是想想后来李世民以秦王府的班底大肆封官的时候,罗彦的这个年龄就显得有些突兀。因此,罗彦只能提前给李世民打预防针。想想李世民上位之后封官的豪爽劲,罗彦都有点发怵。

  对于罗彦的这个解释,陆德明勉强接受了。不过看着罗彦把官场争斗想得那么残酷,陆德明有些哭笑不得。自己这个弟子,读书什么的都好,就是对官场有种莫名的畏惧。难道是以前听民间的留言听多了,有了心理阴影?

  “进之啊,不要把官场争斗想得那么复杂,纵观开国以后这八年,也就几个官员被杀。最大的冤案就是刘文静和前些时候的杜伏威。这两个人的事情你也是这知道的,我想相对来说杜伏威更冤枉一些,不过这也在所难免。你看老师我,历经三朝,还不是好好的站在这里。还有萧瑀,人家曾经是皇族,到现在还不是做到了尚书仆射。所以说,只要你谨言慎行一些,不论做什么都很安全。相反的,行为放纵,即便是在民间,照样有杀身之祸。”陆德明不无提醒地告诉罗彦。

  好吧,对于一直以来对官场的曲解,罗彦还是有些脸红。

  “不过,你所说的才德不能胜任,这一点我反倒是很赞同。想要参与政务,老师建议你还是先去地方上多多感受一下民间疾苦。以前你作为普通百姓,是一种想法看民生;以后你当了官,再用另一种想法看看民生。不论怎样,不要违背良心道德,这样才能做个好官。”

  “谢谢老师点拨,弟子记住了。”罗彦知道这是陆德明给自己以后的道路给的一种建议,所以虚心地接受。

  第二天,罗彦这个籍籍无名的笔吏就走马上任了。当然,这样一个连芝麻都比不上的小吏,自然是没有人接他的。

  好在罗彦早就知道李玄道办公的地方,所以因为脸熟,轻松进了秦王府之后,罗彦就找到了李玄道。

  这会儿李玄道的身边还有两个小吏跟随着,正在处理一堆文书呢。罗彦走到门口,唱了一声喏:“小民罗彦,拜见李主簿。”毕竟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而且罗彦此来也是为了公事,任私下交情有多好,这个时候还是需要正经一些。

  “哦,是进之啊,快进来吧。昨日秦王说给我安排了一个笔吏,我还当秦王说笑呢。原来是你来了,怎么,在山上呆不住了。”李玄道倒是没有罗彦那么严肃,顺带的还编排了一下李世民和罗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