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1 / 3)
到过陆府,崔氏兄弟也知道罗彦最近搞出来的春联什么的。加上天然居的那个对联,虽说长安城还没有刮起争相效仿的风气,但是对联是个什么玩意,大家还是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两幅字,很显然就是一副对联。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声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则是把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壮志雄心写在了里边。这样的豪迈气概,崔氏兄弟也是服了。
不过罗彦写了这一副对联,可不仅仅是为了装叉才搞出来的。
诚然,这幅来自顾宪成的对联,确实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这是激励罗彦好好读书的第一重意思。
但是更深层次的意思也只有罗彦知道。
这幅对联,是东林党给后世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东林党的的优劣。
在道德上,东林党人可以说是很符合儒家弟子的行为准则,所以罗彦首先给自己的准绳就是道德上不能让自己有污点。但是东林党人道德良好,难道就是好的了么?
其实不然,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但是却没有相应的能力去实现胸中的抱负。这俨然就成了废材。所以后世对与东林党人最大的批评就是空谈误国。这也是罗彦把这幅字拿出来的含义,只有他自己明白的一重意思。
罗彦现在读书,绝对不仅仅是为了完成系统的任务那么简单。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当融入到这个时代,罗彦就想到了要做点什么。他完全有能力做很多事情,虽然现在还局限与自己的身份和能力,但是只要为此努力,那么必然会达到心中所想。
何况,系统给的终极任务也不是随随便便读点书就可以做到的。
想起那些天见李世民的时候,罗彦问过一个很傻的问题:“你想过当上了皇帝,你要承担的责任么?”
或许这不应该是一个幕僚对东家应该问的问题,但是罗彦记得很清楚,当时李世民并没有生气,反而是很从容的回答说:“我知道我当不上皇帝,也不见得会莫名其妙的死去。但是我叫李世民。”
是的,李世民,因为他叫李世民,他从小在别人口中就是经世济民的人,所以他想争。难道李建成当了皇帝就不能经世济民了?那不一样,如果不是亲手做出来的,那还不如就此死去。
罗彦此时也有种和李世民一样的心理。他有这个能力,他就想去做。
↑返回顶部↑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声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则是把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壮志雄心写在了里边。这样的豪迈气概,崔氏兄弟也是服了。
不过罗彦写了这一副对联,可不仅仅是为了装叉才搞出来的。
诚然,这幅来自顾宪成的对联,确实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这是激励罗彦好好读书的第一重意思。
但是更深层次的意思也只有罗彦知道。
这幅对联,是东林党给后世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东林党的的优劣。
在道德上,东林党人可以说是很符合儒家弟子的行为准则,所以罗彦首先给自己的准绳就是道德上不能让自己有污点。但是东林党人道德良好,难道就是好的了么?
其实不然,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但是却没有相应的能力去实现胸中的抱负。这俨然就成了废材。所以后世对与东林党人最大的批评就是空谈误国。这也是罗彦把这幅字拿出来的含义,只有他自己明白的一重意思。
罗彦现在读书,绝对不仅仅是为了完成系统的任务那么简单。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当融入到这个时代,罗彦就想到了要做点什么。他完全有能力做很多事情,虽然现在还局限与自己的身份和能力,但是只要为此努力,那么必然会达到心中所想。
何况,系统给的终极任务也不是随随便便读点书就可以做到的。
想起那些天见李世民的时候,罗彦问过一个很傻的问题:“你想过当上了皇帝,你要承担的责任么?”
或许这不应该是一个幕僚对东家应该问的问题,但是罗彦记得很清楚,当时李世民并没有生气,反而是很从容的回答说:“我知道我当不上皇帝,也不见得会莫名其妙的死去。但是我叫李世民。”
是的,李世民,因为他叫李世民,他从小在别人口中就是经世济民的人,所以他想争。难道李建成当了皇帝就不能经世济民了?那不一样,如果不是亲手做出来的,那还不如就此死去。
罗彦此时也有种和李世民一样的心理。他有这个能力,他就想去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