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2 / 3)
纵然罗彦对十二经已经能倒背如流,听到这样的要求都是大吃一惊。乖乖,真是比明经科要难得多,明经科考察内容也就是官方九经,而且有时候因为名额比较多,答错两道都还有可能被录取。
“子曰:玉帛云乎哉?钟鼓云乎哉?”
上来就是《论语》,可惜罗彦并不虚,张口就是:“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谁谓河广?予望之。”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予望之。”
……
“六三:无攸利。”
这个题目才是真正的太贱了。为什么,答案太多,最能考察《易经》背诵了。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六三:无妄……”
等罗彦随口背到无妄卦的时候,这两位考官打断了罗彦的回答:“行了,下一个问题。”
没办法,本来他们就是看罗彦前几个问题都是不加思索地回答出来,想刻意为难一下罗彦。在他们想来,只要罗彦能够背出来两条,就可以过关了。毕竟《易经》是小经,学习的难度也在那里摆着。没想到罗彦不单超出了他们的心里预期,看样子要是不拦着,他能直接把所有的都背出来,这让两人情何以堪。
接下来的问题也没有特别生僻的,以是罗彦很快就过关了。身后那群士子看着罗彦那尚没有发育完全的身板,一阵错愕加敬佩。
↑返回顶部↑
“子曰:玉帛云乎哉?钟鼓云乎哉?”
上来就是《论语》,可惜罗彦并不虚,张口就是:“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谁谓河广?予望之。”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予望之。”
……
“六三:无攸利。”
这个题目才是真正的太贱了。为什么,答案太多,最能考察《易经》背诵了。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六三:无妄……”
等罗彦随口背到无妄卦的时候,这两位考官打断了罗彦的回答:“行了,下一个问题。”
没办法,本来他们就是看罗彦前几个问题都是不加思索地回答出来,想刻意为难一下罗彦。在他们想来,只要罗彦能够背出来两条,就可以过关了。毕竟《易经》是小经,学习的难度也在那里摆着。没想到罗彦不单超出了他们的心里预期,看样子要是不拦着,他能直接把所有的都背出来,这让两人情何以堪。
接下来的问题也没有特别生僻的,以是罗彦很快就过关了。身后那群士子看着罗彦那尚没有发育完全的身板,一阵错愕加敬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