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次意外

  1963年,有关部门联名向贺龙、聂荣臻、刘亚楼报告,急切建议拨付经费,安排强-5进行静力试验。刘亚楼和两位老帅研究了这项工作,妥善作了解决。

  刘亚楼考虑到光有空军的支持还远远不够,还得实行全国大协作。于是,他和空军领导联名,在1964年6月30日给中央写报告,要求继续研制强-5型飞机。由是这般,“生不逢时”、一波三折的强击机研制工作才得以“复活”。

  1965年7月,距刘亚楼病逝两个月后,第一架强击机迎着蒙蒙细雨,在空军某基地完成全部试飞课目。陆孝彭和试飞员都说:要是刘司令员地下有知,该有多高兴啊!

  这种自行设计的可携挂炸弹、火箭等对地攻击武器的超音速新型喷气式强击机,初名“雄鹰-302”,以后统一命名为强-5。

  “一五”计划的实施,使得起步于窘迫家底的航空工业呈现一派喜人景象。但1958年“大跃进”兴起,航空工业领导过高估计了现有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和设备条件,提出一些错误口号,单纯求多求快,给航空工业造成严重损失。

  就在这年夏天,苏联背信弃义宣告:凡在中国航空工业部门的苏联专家,工作期满必须按期回国,不得延聘。紧接着,又单方召回在华工作的全部专家,废除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各项协议。如此这般,让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雪上加霜,22个工厂和科研院所受到严重影响,正在仿制的3种机型及其发动机、2种导弹也因之搁浅。

  1960年10月,刘亚楼跟随贺龙、罗瑞卿率领的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访问朝鲜。按中央决定,这次访问,要给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家主席金日成备一份厚礼——送一架中国造新飞机。话都说出去了,却无法兑现,“大跃进”的倡导者,被下面的浮夸风、弄虚作假给欺骗了,下面答应交付的飞机交不出来。

  因为这个意外,整个访朝过程,中国的元帅将军都感到脸上无光,处境尴尬,人人生着一肚子闷气。军事代表团坐火车从朝鲜到延吉后,贺龙让这趟列车取道哈(尔滨)图(们江)线直驰哈尔滨,到工厂探察事情的究竟。

  11月中旬,元帅将军们来到哈尔滨发动机厂、飞机制造厂,亲眼看到了飞机和发动机制造上存在的严重质量问题,得知3年来工厂没向部队提供一架合格飞机和发动机的事实时,无不震怒,严厉批评航空工厂没有树立为部队为空军服务的思想,提出严加整顿,彻底革命。

  11月20日,元帅将军们又来到造歼击机的沈阳飞机厂。

  挂着“质量第一”的总装车间,排着一列列修来修去就是出不了厂的飞机。工厂停机坪停放的两排银白色米格-19歼击机,也是架架有故障,不能出厂。望着被工人们戏称的这个“养鸡(机)场”,元帅将军们既难过,又备感痛心。贺龙以严厉的口气对厂长说:造的飞机出不了厂,还讲什么“质量第一”?六亿人民克服困难,不吃肉、不吃油,勒紧裤带换来点外汇,进口点材料,都给你们糟蹋了,做成了超差产品,你们能忍心,能过意得去吗,能对得起全国人民吗?

  刘亚楼也是一通严斥:我们的航空工业基础本就薄弱,喷气式超音速歼击机又是尖端的高科技产品,你们竟然当成儿戏!

  空军驻厂军代表告诉刘亚楼:上次空军接收的飞机,是一架不合格的。

  刘亚楼“啊”了一声,道:我们受骗了!成了冤大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