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1 / 2)
刘亚楼为歼-5的诞生无比兴奋。两年前中国才能生产第一种简单的初教-5,现在却能仿制生产最具世界先进水平的米格-17,成为继美、苏、英、法、德和瑞典之后,第7个掌握喷气式飞机制造技术的国家。这在建立中国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个良好的开端。
中国航空工业创建仅仅5年,就从修理走向了制造,一举跃入喷气机时代,举世为之瞩目!这年国庆,新出厂的4架国产歼-5战斗机,列队参加国庆阅兵式,飞越天安门。这是中国制造的战斗机首次公开露面。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抬头仰望天空,高兴地对身边的外国友人说:我们自己的飞机飞过去了!
同在天安门城楼观礼的刘亚楼,听到毛泽东的话,甭提有多自豪了。
空军试飞员
几大飞机厂、发动机厂基本建成投产后,1956年开始重点建设陕西西安、兴平、宝鸡等机载设备配套工厂。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一个新型的、现代化的航空工业,就神奇般崛起在世界东方。
初教-5飞机出厂当年就生产了10架,翌年(1955年)交付空军60架,到1958年共生产379架。歼-5飞机至1959年,共生产767架。看到崭新的国产飞机源源不断地装备空军部队,人民空军飞行员驾驶着自己的战斗机,为祖国看护领空,刘亚楼这个空军司令才感觉有些自豪了!
但自豪之后,又是冷静的思考,找来航空工业局副局长王西萍、段子俊:中国航空工业要建成独立自主的体系,要自立于世界航空工业之林,就不能光是仿制,必须自己设计制造自己的飞机,建立自己的航空科研体系。
如此想法,与航空工业局领导们一拍即合,他们说正考虑筹建飞机设计室呢。刘亚楼说:我看可以把设计室建在五厂(按:即沈阳飞机厂),五厂的技术干部和工人我了解,他们能扛起来。
航空工业局领导们当然知道当年五厂在铝材缺乏的情况下,进行技术攻关,采用白铁皮为志愿军空军制成数千个副油箱的壮举。而此时,曾经蜜月般的中苏关系,在斯大林逝世3年后,已悄悄蒙上一层令人惆怅的阴影。在中苏两国航空工业谈判中,双方出现了摩擦,怀有戒心的苏联人逼着中国人说出了“当了裤子也要自己搞设计”的愤懑之言。
这是宣言,更是志气,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出来给世界看!
毛泽东非常关注航空工业的发展。1958年2月12日,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教练机正在紧锣密鼓研制的关键时刻,他亲自来到现场视察。
经过数百个日日夜夜的技术攻关,1958年7月26日,航空人敲锣打鼓,喜气洋洋地把中国第一次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喷气式歼击教练机(歼教-1)拉出厂房。歼教-1的首席飞行员,是20世纪90年代担任过空军司令员的于振武。
1958年8月4日,刘亚楼陪同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专程来沈阳参加报捷庆祝大会,观看飞行表演。叶剑英也是客家人,和刘亚楼在一起总有谈不完的话题:我们用行动向世界宣布,中国人不但自己能制造飞机,还能自己设计飞机。
航空工业建立后,作为作战单位的空军就采取了大力支持国内制造的方针。在国防工业委员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刘亚楼进一步阐述了空军“大力支持国内制造”的方针。刚刚出厂的飞机能不能飞行,能不能装备部队,需要有人对此作出鉴定,但莫衷一是,碍难拍板。刘亚楼表示:“国内制造出来的飞机,空军敢飞,有危险也不怕。”从此,空军一批批经验丰富的飞行员,陆续走上试飞之路。
中国航空工业是从修理过渡到仿制,再走向自行设计制造的,有些产品不能完全达到技术要求,飞机和发动机的寿命比进口产品短。刘亚楼指示空军部队要积极接收使用,同时,他也严肃地给工厂领导和飞机设计、制造人员上课:空军试飞员是为国产飞机发放“准生证”的,为了国家航空事业尽速发展壮大,我们的飞行员不怕危险,有危险也要飞。但你们有责任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国家培养一个飞行员不容易呀,他们是人民用金子堆出来的!
↑返回顶部↑
中国航空工业创建仅仅5年,就从修理走向了制造,一举跃入喷气机时代,举世为之瞩目!这年国庆,新出厂的4架国产歼-5战斗机,列队参加国庆阅兵式,飞越天安门。这是中国制造的战斗机首次公开露面。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抬头仰望天空,高兴地对身边的外国友人说:我们自己的飞机飞过去了!
同在天安门城楼观礼的刘亚楼,听到毛泽东的话,甭提有多自豪了。
空军试飞员
几大飞机厂、发动机厂基本建成投产后,1956年开始重点建设陕西西安、兴平、宝鸡等机载设备配套工厂。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一个新型的、现代化的航空工业,就神奇般崛起在世界东方。
初教-5飞机出厂当年就生产了10架,翌年(1955年)交付空军60架,到1958年共生产379架。歼-5飞机至1959年,共生产767架。看到崭新的国产飞机源源不断地装备空军部队,人民空军飞行员驾驶着自己的战斗机,为祖国看护领空,刘亚楼这个空军司令才感觉有些自豪了!
但自豪之后,又是冷静的思考,找来航空工业局副局长王西萍、段子俊:中国航空工业要建成独立自主的体系,要自立于世界航空工业之林,就不能光是仿制,必须自己设计制造自己的飞机,建立自己的航空科研体系。
如此想法,与航空工业局领导们一拍即合,他们说正考虑筹建飞机设计室呢。刘亚楼说:我看可以把设计室建在五厂(按:即沈阳飞机厂),五厂的技术干部和工人我了解,他们能扛起来。
航空工业局领导们当然知道当年五厂在铝材缺乏的情况下,进行技术攻关,采用白铁皮为志愿军空军制成数千个副油箱的壮举。而此时,曾经蜜月般的中苏关系,在斯大林逝世3年后,已悄悄蒙上一层令人惆怅的阴影。在中苏两国航空工业谈判中,双方出现了摩擦,怀有戒心的苏联人逼着中国人说出了“当了裤子也要自己搞设计”的愤懑之言。
这是宣言,更是志气,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出来给世界看!
毛泽东非常关注航空工业的发展。1958年2月12日,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教练机正在紧锣密鼓研制的关键时刻,他亲自来到现场视察。
经过数百个日日夜夜的技术攻关,1958年7月26日,航空人敲锣打鼓,喜气洋洋地把中国第一次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喷气式歼击教练机(歼教-1)拉出厂房。歼教-1的首席飞行员,是20世纪90年代担任过空军司令员的于振武。
1958年8月4日,刘亚楼陪同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专程来沈阳参加报捷庆祝大会,观看飞行表演。叶剑英也是客家人,和刘亚楼在一起总有谈不完的话题:我们用行动向世界宣布,中国人不但自己能制造飞机,还能自己设计飞机。
航空工业建立后,作为作战单位的空军就采取了大力支持国内制造的方针。在国防工业委员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刘亚楼进一步阐述了空军“大力支持国内制造”的方针。刚刚出厂的飞机能不能飞行,能不能装备部队,需要有人对此作出鉴定,但莫衷一是,碍难拍板。刘亚楼表示:“国内制造出来的飞机,空军敢飞,有危险也不怕。”从此,空军一批批经验丰富的飞行员,陆续走上试飞之路。
中国航空工业是从修理过渡到仿制,再走向自行设计制造的,有些产品不能完全达到技术要求,飞机和发动机的寿命比进口产品短。刘亚楼指示空军部队要积极接收使用,同时,他也严肃地给工厂领导和飞机设计、制造人员上课:空军试飞员是为国产飞机发放“准生证”的,为了国家航空事业尽速发展壮大,我们的飞行员不怕危险,有危险也要飞。但你们有责任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国家培养一个飞行员不容易呀,他们是人民用金子堆出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