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暂时的失利

  毛泽东离开空司,在刘亚楼陪同下,又来到海军司令部,亲自和萧劲光、刘道生、罗舜初等海军领导人商量,把原拟给海军购买舰艇的外汇划归空军转买战斗机,以支持抗美援朝战争的急需。海军领导当场表示拥护和支持。

  毛泽东对麾下海空诸将说:我们打了几十年的仗,建立了很强大的陆军。但是,我们没有空军对付头上的敌机,就是凭不怕死,凭勇敢,凭敢于牺牲的精神。今天,我们有了建立海、空军的条件,应当着手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和一支强大的空军。尤其是空军,对于国防极其重要,应当赶快建立。

  毛泽东对打赢朝鲜战争的决心和毅力,以及对空军的厚爱,在刘亚楼和空军将士心中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

  1952年2月15日,刘亚楼向军委送呈请示批准空军部队作战计划的报告,毛泽东当日批示:“刘亚楼同志,我同意这个计划,可即照此施行。”

  2月25日,为了统一领导解决朝鲜停战后的几项重要问题和其他有关工作的督促、检查、布置,军委成立朝鲜停战事务组,由聂荣臻、粟裕、刘亚楼、杨立三、吕正操、萧华、伍修权、萧向荣、雷英夫等9人组成,聂荣臻为组长。

  1952年美国大选年,美国国内的政治因素影响了板门店的谈判。四五月间,美方继续在战俘遣返问题上制造障碍,妄图把中方被俘人员押解至台湾,并企图再次发动进攻,使谈判陷入僵局。志愿军总部为此决定以打促谈。为增强志愿军的战斗力量,并加强空军部队的实战锻炼,5月底,刘亚楼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主持制定了“加打一番”的作战计划:轮番出动10个歼击航空兵师到朝鲜前线作战。因为部队少,军区空军这一级职务当时很空,空司便往往直接指挥到师。

  此时,远东空军大量换装了性能明显优于米格-15的F-86和F-86E战斗机,而且在战术上也有变化,以所谓的“鱼饵”战术和“空中猎手”战术,压制封锁志愿军空军的作战机场,偷袭志愿军起飞着陆的飞机,作为争夺制空权的重要手段,以掩护其战斗轰炸机行动。这段时间的空战打得异常残酷,在接连失利的阴影下,有时一天只有8名飞行员升空作战,并且都是副大队长以上干部,战斗起飞的次数和出动飞机的数量都减少了。战局不利,空战出现低潮,敌我飞机损失比由3:1下降到接近1:1。刘亚楼此际正在杭州养病,委托参谋长王秉璋前往安东调查空战失利的原因,帮助空联司研究、制定战术,尽快扭转被美国空军欺凌的局面。

  根据刘亚楼轮换志愿军空联司指挥机关(即东北军区空军)的命令,华东空军司令员聂凤智走进了安东四道沟掩体指挥所,代理(后担任)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第二任司令员。此时,地面战斗暂时沉寂下来,但空战却打得更热闹。见习3个月之后,聂凤智正式独立指挥空战。聂凤智是三野名将,驰骋华东时,攻必克,战必取,岂料指挥第一场空战就吃了败仗。空三师以团编队出动,截击轰炸水丰电厂的F-84。战斗结果,击落、击伤敌机5架,自己损、伤6架。在朝鲜天空出足了风头的常胜军空三师,在聂凤智手上第一仗便吃了亏,人人都有一肚子气,有人还直言不讳地说聂凤智“瞎指挥”。言辞之尖锐,态度之激愤,都是聂凤智始料未及的。

  从陆军名将到空军名将

  刘亚楼从北京飞来了。聂凤智毫不掩饰地说:空战决心难下,打了一辈子仗,没遇到这么难下决心的仗。

  刘亚楼静静地听着,给聂凤智提供了一次发泄的机会。聂凤智显然有点情绪,以至于忘了刘亚楼不允许部下当他面抽烟的不成文规矩,一支接一支地吸,一口一口地吐。

  换了平日,刘亚楼早就发火了,但他这次却破天荒没有。聂凤智说完,他开口了:你在陆军打过不少胜仗,可空战和地面作战大不相同。空战要求指挥员在分秒之中洞察敌情,定下决心。

  陆军的指挥办法不能带到空中来,但可以从陆军的经验中找办法,结合群众智慧,变成空中指挥的依据,认真摸索,不断提高。一代名将聂凤智好像在听课。

  刘亚楼一双炯然有神的眼睛没有离开过聂凤智:你刚来时,就说有压力,可纵有泰山压顶,你老聂也要扛住。平心而论,初次指挥这样规模的大空战,能和老美打个平分秋色,已经不错了,关键是注意总结经验,以利再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