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 / 2)
刘亚楼的电报,很快给他们带来了阳光。15日晚,刘亚楼从合众国际社得知一个消息,美空军所称“百战不倦”、“特别勇敢善战”的“空中英雄”戴维斯在2月10日的空战中失踪。他马上联想到戴维斯已在朝鲜空战中毙命,给空联司和空四师发电报,要求迅速组织两个调查组到朝鲜现场调查,尽快查明戴维斯是被中国空军还是苏联空军抑或是陆军高射炮击落。
刘亚楼对战果审核十分严苛,尤其是对“击落”敌机的战果,提出要有战友证明、照相证明、地面陆军部队的证明(师团两级机关核实),严格得近乎繁琐,以求把不准确降为最低点。调查组果然找到了戴维斯的尸体和飞机残骸,因为有他那烧不掉的驾驶员不锈钢证章,于是马上就给北京发报。这一来,这件事就大了,这样的好事谁不愿意算在自己身上,苏联空军争说戴维斯是他们打下来的。可是一查,在那个时间里,苏联空军飞机没有起飞,当时只有空四师十二团在这一地区上空作战,此战只有大队长张积慧击落了两架F-86,且张积慧在击落第2架敌机时机身亦被击中,跳伞得脱,他的座机残骸和伞降点就在附近500米处,所以认定戴维斯系被张积慧击落。
远东空军四联队少校中队长戴维斯,二战时便是王牌飞行员,曾升空作战266次,击落各种飞机21架,胸前挂满勋章。到朝鲜前线仅半年时间,执行作战任务60次,击落11架米格-15、3架图-2,是朝鲜战场上“成绩最高”的王牌飞行员。这位有3000多小时飞行阅历的空战老手,做梦也没想到,会被飞行时间仅100来小时的中国年轻飞行员张积慧击毁。
击落戴维斯,对美国空军是一次沉重打击,其政治影响远远胜于军事意义。华盛顿承认戴维斯的死讯后,远东空军司令威兰发表特别声明,称:“戴维斯的死亡,是对远东空军的重大打击,是一个悲惨的损失”,“给在朝鲜的美国喷气式飞行员带来了一片黯淡的气氛。”戴维斯之死在美国掀起轩然大波,朝野为此引发了反战热流。世界各国在震动中也不甘寂寞,全英妇女大会直接向丘吉尔请愿,要求立即停止战争,从朝鲜调回英国的军队。
毛泽东视察空军
知道打下的是戴维斯,刘亚楼非常高兴,认为2月10日的空战虽是2:2,但能把号称远东空军战绩最好的“头号王牌”打下来,应算重大胜利,这是空军的光荣,应该热烈庆祝。他向中央军委、毛泽东汇报时说:这次战斗不是打平了,而是一次很大的胜利。随后,空军党委发电报,表扬张积慧英勇善战的精神,号召大家学习。张积慧成为空战明星,后来被授予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
空军政治部宣传部科长刘大维采访张积慧后,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刘亚楼起初主张在空军系统宣传,不让在军外登报,主要考虑空军还年轻,刚打过几个仗,要谦虚一些。后来,当过空军政委的总政副主任萧华请示周恩来,周恩来说,登吧,这个赶快登报,鼓舞士气。于是,《人民日报》以《志愿军空军英雄张积慧》为题,在头版头条隆重刊登。
刘亚楼意识到宣传空军战斗英雄的意义后,不仅网开一面,还主动欢迎记者到空军部队采访。随后,《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志愿军空军英雄刘玉堤》、《英雄的志愿军空军大队长王海》、《不朽的志愿军空军英雄孙生禄》等文章,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一时间,全国大小报刊上,印满了王海、赵宝桐、刘玉堤等身着空军制服、倚靠战鹰、仰望蓝天、英姿勃勃的图片。
喜事一桩接一桩。成军不到半年、连一次空靶都没打过便匆匆进驻前线的空十五师,在前线一边练兵,一边寻机实战。3月底,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空十五师四十五团在空四师掩护下,首战以3:0告捷。4天后,空十五师四十三团也大显身手,不满20岁的韩德彩一人便击落两架F-80。
远东空军损兵折将,也未能达到对中朝交通线“饱和轰炸”的目的,不得不放弃该计划,将作战重点转移到轰炸朝鲜工业设施和主要城市,以及配合地面部队,轰炸战线80公里纵深以内的目标。
人民空军在短时间内连挫美军,无疑更坚定了毛泽东打赢这场现代化战争的信心。他对空军组建后的一系列工作甚感满意。
空军参战后,因为没有驻防朝鲜境内,各参战部队是否算作志愿军这一问题长期没有解决。
1952年1月17日,空军就此报告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萧华将报告转呈中央军委。周恩来批示:“我意凡在鸭绿江边参战的空军,均应算作志愿军,但不对外公布,只在慰劳、供给和发配纪念章等精神、物质待遇上照志愿军办理。”
1月22日,毛泽东批示:“算作志愿军。”
2月14日,北京大雪初歇,红日悬空,毛泽东未打招呼,带着两大秘书胡乔木、叶子龙等人,突然踏雪来到空军司令部。刘亚楼急急上前迎接,当毛泽东在刘亚楼陪同下,视察未经作也来不及作表面准备的空军司令部、政治部时,看到的是令他满意的真相:空军军风整饰,秩序井然,严肃紧张,精神面貌焕发出勃勃生机。
↑返回顶部↑
刘亚楼对战果审核十分严苛,尤其是对“击落”敌机的战果,提出要有战友证明、照相证明、地面陆军部队的证明(师团两级机关核实),严格得近乎繁琐,以求把不准确降为最低点。调查组果然找到了戴维斯的尸体和飞机残骸,因为有他那烧不掉的驾驶员不锈钢证章,于是马上就给北京发报。这一来,这件事就大了,这样的好事谁不愿意算在自己身上,苏联空军争说戴维斯是他们打下来的。可是一查,在那个时间里,苏联空军飞机没有起飞,当时只有空四师十二团在这一地区上空作战,此战只有大队长张积慧击落了两架F-86,且张积慧在击落第2架敌机时机身亦被击中,跳伞得脱,他的座机残骸和伞降点就在附近500米处,所以认定戴维斯系被张积慧击落。
远东空军四联队少校中队长戴维斯,二战时便是王牌飞行员,曾升空作战266次,击落各种飞机21架,胸前挂满勋章。到朝鲜前线仅半年时间,执行作战任务60次,击落11架米格-15、3架图-2,是朝鲜战场上“成绩最高”的王牌飞行员。这位有3000多小时飞行阅历的空战老手,做梦也没想到,会被飞行时间仅100来小时的中国年轻飞行员张积慧击毁。
击落戴维斯,对美国空军是一次沉重打击,其政治影响远远胜于军事意义。华盛顿承认戴维斯的死讯后,远东空军司令威兰发表特别声明,称:“戴维斯的死亡,是对远东空军的重大打击,是一个悲惨的损失”,“给在朝鲜的美国喷气式飞行员带来了一片黯淡的气氛。”戴维斯之死在美国掀起轩然大波,朝野为此引发了反战热流。世界各国在震动中也不甘寂寞,全英妇女大会直接向丘吉尔请愿,要求立即停止战争,从朝鲜调回英国的军队。
毛泽东视察空军
知道打下的是戴维斯,刘亚楼非常高兴,认为2月10日的空战虽是2:2,但能把号称远东空军战绩最好的“头号王牌”打下来,应算重大胜利,这是空军的光荣,应该热烈庆祝。他向中央军委、毛泽东汇报时说:这次战斗不是打平了,而是一次很大的胜利。随后,空军党委发电报,表扬张积慧英勇善战的精神,号召大家学习。张积慧成为空战明星,后来被授予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
空军政治部宣传部科长刘大维采访张积慧后,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刘亚楼起初主张在空军系统宣传,不让在军外登报,主要考虑空军还年轻,刚打过几个仗,要谦虚一些。后来,当过空军政委的总政副主任萧华请示周恩来,周恩来说,登吧,这个赶快登报,鼓舞士气。于是,《人民日报》以《志愿军空军英雄张积慧》为题,在头版头条隆重刊登。
刘亚楼意识到宣传空军战斗英雄的意义后,不仅网开一面,还主动欢迎记者到空军部队采访。随后,《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志愿军空军英雄刘玉堤》、《英雄的志愿军空军大队长王海》、《不朽的志愿军空军英雄孙生禄》等文章,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一时间,全国大小报刊上,印满了王海、赵宝桐、刘玉堤等身着空军制服、倚靠战鹰、仰望蓝天、英姿勃勃的图片。
喜事一桩接一桩。成军不到半年、连一次空靶都没打过便匆匆进驻前线的空十五师,在前线一边练兵,一边寻机实战。3月底,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空十五师四十五团在空四师掩护下,首战以3:0告捷。4天后,空十五师四十三团也大显身手,不满20岁的韩德彩一人便击落两架F-80。
远东空军损兵折将,也未能达到对中朝交通线“饱和轰炸”的目的,不得不放弃该计划,将作战重点转移到轰炸朝鲜工业设施和主要城市,以及配合地面部队,轰炸战线80公里纵深以内的目标。
人民空军在短时间内连挫美军,无疑更坚定了毛泽东打赢这场现代化战争的信心。他对空军组建后的一系列工作甚感满意。
空军参战后,因为没有驻防朝鲜境内,各参战部队是否算作志愿军这一问题长期没有解决。
1952年1月17日,空军就此报告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萧华将报告转呈中央军委。周恩来批示:“我意凡在鸭绿江边参战的空军,均应算作志愿军,但不对外公布,只在慰劳、供给和发配纪念章等精神、物质待遇上照志愿军办理。”
1月22日,毛泽东批示:“算作志愿军。”
2月14日,北京大雪初歇,红日悬空,毛泽东未打招呼,带着两大秘书胡乔木、叶子龙等人,突然踏雪来到空军司令部。刘亚楼急急上前迎接,当毛泽东在刘亚楼陪同下,视察未经作也来不及作表面准备的空军司令部、政治部时,看到的是令他满意的真相:空军军风整饰,秩序井然,严肃紧张,精神面貌焕发出勃勃生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