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6 / 7)
不管什么原因,刘太尉都是刺杀了皇帝。就算皇帝不怪罪,难道还能容忍刘坦渡领兵在外?她主动提出,既是递出一个台阶,让刘家体面下台,同时也表达刘家绝无拥兵自重的不臣之心。
建宏帝拍拍她的后背:“南虞虎视眈眈,朕有坦渡才能心安啊。”
刘贵妃道:“二哥在南境多年,也未能完全收服兵将,怕是有负陛下所望。”
建宏帝对她刮目相看。兴许是刘太尉死了,刘家留在镐京的人里只有她能在皇帝面前说上话,故而这“天真娇羞的少女”便遭逢家变,迅速“成熟”了起来。
建宏帝乐见其成:“坦渡乃朕最好朋友的弟弟,岂能叫他为难?收拢兵将之事,朕自有打算。”
刘贵妃见他“情真意切”,急忙擦掉泪珠,笑靥如花:“难得陛下还信他。”
建宏帝似笑非笑道:“北周南虞划江而治。坦渡背靠北周,对付南虞,是最利之剑,若投效南虞,背刺北周,一条长江天堑就斩断了南虞的补给,这时他才是真正孤悬在外,四面楚歌。”
刘贵妃骇然下跪:“我二哥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大哥也是受奸人所害!”这句话等于认同了皇帝对刘彦盛的说法与处置。
她如今就是刘家在镐京的耳目,有她盖棺定论,刘坦渡那边就不会再起波澜。
建宏帝大悦:“朕自然明白刘家的忠心。你和太尉都是朕信任的人。你应该知道如何才令你二哥和刘家最好。”
刘太尉忠君,救驾牺牲;刘将军爱国,坚守边境。留在镐京的刘家人里虽然没了高官,却还有一位贵妃在宫中策应,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段贤臣辅佐明君,明君爱惜贤臣的美谈。
刘贵妃心中雪亮,知道这是刘家眼前最好的出路。
“臣妾明白,定然督促二哥厉兵秣马,早日助陛下一统天下!”
*
厉兵秣马,一统天下。
↑返回顶部↑
建宏帝拍拍她的后背:“南虞虎视眈眈,朕有坦渡才能心安啊。”
刘贵妃道:“二哥在南境多年,也未能完全收服兵将,怕是有负陛下所望。”
建宏帝对她刮目相看。兴许是刘太尉死了,刘家留在镐京的人里只有她能在皇帝面前说上话,故而这“天真娇羞的少女”便遭逢家变,迅速“成熟”了起来。
建宏帝乐见其成:“坦渡乃朕最好朋友的弟弟,岂能叫他为难?收拢兵将之事,朕自有打算。”
刘贵妃见他“情真意切”,急忙擦掉泪珠,笑靥如花:“难得陛下还信他。”
建宏帝似笑非笑道:“北周南虞划江而治。坦渡背靠北周,对付南虞,是最利之剑,若投效南虞,背刺北周,一条长江天堑就斩断了南虞的补给,这时他才是真正孤悬在外,四面楚歌。”
刘贵妃骇然下跪:“我二哥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大哥也是受奸人所害!”这句话等于认同了皇帝对刘彦盛的说法与处置。
她如今就是刘家在镐京的耳目,有她盖棺定论,刘坦渡那边就不会再起波澜。
建宏帝大悦:“朕自然明白刘家的忠心。你和太尉都是朕信任的人。你应该知道如何才令你二哥和刘家最好。”
刘太尉忠君,救驾牺牲;刘将军爱国,坚守边境。留在镐京的刘家人里虽然没了高官,却还有一位贵妃在宫中策应,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段贤臣辅佐明君,明君爱惜贤臣的美谈。
刘贵妃心中雪亮,知道这是刘家眼前最好的出路。
“臣妾明白,定然督促二哥厉兵秣马,早日助陛下一统天下!”
*
厉兵秣马,一统天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