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哪!幸亏坐在对面的是一个纯粹的布尔什维克,不然换成个工农干部,这俩个人非得抓瞎不可。

  毛主席的著作有很多,不算诗词,其余的用两个字便可以概括——革命。有敌人要革命,没有敌人,哪怕创造敌人也要革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革命的首要对象是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民族资产阶级那是无产阶级的同盟——比如说像许忠义这样的。既然封建势力是革命的对象,那么代表封建统治阶级的国民党政权,便是中共要革命的对象了。要想革掉国民党的命,就要摧毁国民党赖以生存的土壤。什么是它的土壤?地主阶级和官僚资本。没有了这两项根本,哪怕帝国主义再扶持,再浇水,他这小苗也长不起来。

  于是经过慎重选择,老杨决定先给许忠义推荐两篇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你只要先把中国的阶级状况摸清、摸透,再知道农民为什么要革命,那接下来就好办多了。”

  “农民要革命……这不还是跟经济有关吗?我怎么感觉他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要地、要女人呢?”这“店小二”就是不让人省心,老杨听到他的理解后,便“哏喽”一声无语了。从对方那青黄不接的脸色上,“店小二”敏锐地捕捉到一个信息:杨克成同志,怎么给人感觉像是在生气呢?他的手抖了,嗯!又抖了一下,嗯?开始颤抖了…….

  第155章 暴露

  后世有个说法,叫做知识越多越反动。如果将这句话从侧面理解,那就是随着群体的知识层次越来越广阔,对于某些政治理论的质疑程度也就越高。某些统治阶级为掩饰其政治理论的先天不足,便会主动地采取愚民政策。但这种政策对于优秀的知识分子来说,显然是不起作用的,于是他们便成为共党共党中,最先牺牲的牺牲品。

  牺牲一个民族的知识群体,也就等同于阉割了这个民族的发展动力。

  许忠义很明显感觉到老杨是在愤怒,所以一紧张,就把后面的话给吞了回去。“店小二”别的本事没有,察言观色的能力还是比较出类拔萃的,既然你不爱听,那我干嘛要得罪你呢?只有你好、我好,这才能大家好嘛!由此他认为:不管是国民党也好,共产党也罢,谁都是喜欢听好话的。耿直讨人嫌,顺情说好话,这是亘古不变的硬道理。

  “店小二”乖乖闭上了嘴巴,老杨也暗暗松了口气。孺子可教,你只要能管住自己这张嘴,党内斗争就找不到你头上。因此他对许忠义将来的政治前景,也是充满了信心。

  “接下来该怎么办?革命群众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要不是宪兵出面,我的米行、煤场也全都得遭殃。”老许忧心忡忡地说道。

  “那就不要理会了,让他们去抢吧。”根据眼下形式,老杨给“店小二”出了个主意,“反正这些铺子迟早都要归人民所有,赶早不赶晚。再说他们抢得越凶,国民党政府就越着急,一旦祸及其它商铺,为了稳定局面,不用你出手,国民党就会替你制止了。”

  也就是说,要把人民群众和许忠义的矛盾,成功转嫁成老百姓和国民党之间的矛盾。这样一来,齐公子也就是在鼓动老百姓去对抗国民政府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