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1 / 2)
此外,锦州方面可以联合华北增援部队,内外夹击全力向葫芦岛突破,就算有损失,也只是局部的损失,共党主力部队尚可保全有望,总比被人家全歼要好得多。
不过,齐公子的构思是以弃守东北保存实力为主,即到关键时刻,共党也不能总把着政府军面子不放,该做流寇时,也得学学当年的共产党。可放弃土地对于蒋中正来说,不但肉痛,心也痛。要不怎么说他是地主阶级呢?在这一点上和那可亲可敬的“店小二”相比,倒是很有得一拼。
不放弃一城一地的得失,最终必是人地两失。
*毛泽东坚持攻打锦州,虽然他最后赢了,但从军事战略角度来看,他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大冒险。能成功,实属天命所归老天帮忙。倘若东北剿总司令长官依然是陈诚,那么国民党上层之间的意见分歧,很可能就会不出现,其结局如何,这就要值得耐人寻味了。
毛泽东的战略眼光还是很高明的,但也并非像某些人所吹捧的那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此人在战术上是灵活多变,而在战略方面就表现得极为冒险,主张“化四平为马德里”,便是其真正水平的真实写照。与之相对应的蒋中正,则是由于过度保守,从而丧失了一个又一个的契机,所以此消彼长,毛在军事方面就占据了上风。(个人看法)
第149章 决策
齐公子制定的战略,令张树勋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当中。从内心的来讲,张树勋认为这个战略是当前最切可行的方针,但他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蒋总统会不会采纳。
老蒋舍不得地,也不想担负丢失东北的重责。他不可能像毛泽东那样,宁愿领着中共中央在陕北的山沟里打转转,也不愿意和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去争夺一城一地。所以面对这种“逃跑性”战略,老蒋肯定是犹豫的,不到万不得已,张树勋估计这位老总统,也绝不会轻易地放弃东北。
果不其然,老蒋看完齐公子的策略后半晌无语。这是一种犹豫不决的表现,说明他心里也是拿不定主意。但也没有想到,被老蒋搁置的这份计划,却被我方内线中途获悉。老杨接到东北局的通报后,立刻惊出了一身冷汗。
东北局为什么要急三火四找“店小二”帮忙?这说明齐公子的策略,是打在我军软肋上了。如果敌人真要根据他的建议制订出作战计划,那么鹿死谁手也就未尝得知了。
“上级指示,绝不能让齐公子影响到老蒋的决心,不然我军就被动了。即使成功夺取了东北,那么在全局上也会变得异常吃紧。你要知道,这几十万大军一旦投放平津、华东,那就是最具有威胁性的战略机动部队。我中原、华北的兄弟部队,不仅要压力倍增,很可能还会影响到全国解放。”老杨这回是真着急了,一边说话一边冒汗,望向许忠义的眼神,也充满了乞求。
“让我想想,”许忠义慢条斯理地点根香烟,又慢条斯理地吸了两口,最后咂咂嘴,细细品味了一下当前的时局,便从容说道,“看来这件事,也只能从老蒋入手了,毕竟他是国民党的最高决策人,只要他不采纳齐公子的决策,那么东北的局面就好说了。”
“你有办法影响到他么?”
“可以先试一试,齐公子能给老蒋上书,我也能,就看最后谁能成功说服老蒋了。”
“店小二”这招叫做浑水摸鱼,先把水给搅浑了,然后再从中捞取好处。他不像齐公子那样喜欢秉笔直书,字里行间中,除了阐明自己对当前时局的看法之外,还处处透露着对领袖无比地敬意,以及誓死效忠党国的决心。
↑返回顶部↑
不过,齐公子的构思是以弃守东北保存实力为主,即到关键时刻,共党也不能总把着政府军面子不放,该做流寇时,也得学学当年的共产党。可放弃土地对于蒋中正来说,不但肉痛,心也痛。要不怎么说他是地主阶级呢?在这一点上和那可亲可敬的“店小二”相比,倒是很有得一拼。
不放弃一城一地的得失,最终必是人地两失。
*毛泽东坚持攻打锦州,虽然他最后赢了,但从军事战略角度来看,他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大冒险。能成功,实属天命所归老天帮忙。倘若东北剿总司令长官依然是陈诚,那么国民党上层之间的意见分歧,很可能就会不出现,其结局如何,这就要值得耐人寻味了。
毛泽东的战略眼光还是很高明的,但也并非像某些人所吹捧的那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此人在战术上是灵活多变,而在战略方面就表现得极为冒险,主张“化四平为马德里”,便是其真正水平的真实写照。与之相对应的蒋中正,则是由于过度保守,从而丧失了一个又一个的契机,所以此消彼长,毛在军事方面就占据了上风。(个人看法)
第149章 决策
齐公子制定的战略,令张树勋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当中。从内心的来讲,张树勋认为这个战略是当前最切可行的方针,但他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蒋总统会不会采纳。
老蒋舍不得地,也不想担负丢失东北的重责。他不可能像毛泽东那样,宁愿领着中共中央在陕北的山沟里打转转,也不愿意和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去争夺一城一地。所以面对这种“逃跑性”战略,老蒋肯定是犹豫的,不到万不得已,张树勋估计这位老总统,也绝不会轻易地放弃东北。
果不其然,老蒋看完齐公子的策略后半晌无语。这是一种犹豫不决的表现,说明他心里也是拿不定主意。但也没有想到,被老蒋搁置的这份计划,却被我方内线中途获悉。老杨接到东北局的通报后,立刻惊出了一身冷汗。
东北局为什么要急三火四找“店小二”帮忙?这说明齐公子的策略,是打在我军软肋上了。如果敌人真要根据他的建议制订出作战计划,那么鹿死谁手也就未尝得知了。
“上级指示,绝不能让齐公子影响到老蒋的决心,不然我军就被动了。即使成功夺取了东北,那么在全局上也会变得异常吃紧。你要知道,这几十万大军一旦投放平津、华东,那就是最具有威胁性的战略机动部队。我中原、华北的兄弟部队,不仅要压力倍增,很可能还会影响到全国解放。”老杨这回是真着急了,一边说话一边冒汗,望向许忠义的眼神,也充满了乞求。
“让我想想,”许忠义慢条斯理地点根香烟,又慢条斯理地吸了两口,最后咂咂嘴,细细品味了一下当前的时局,便从容说道,“看来这件事,也只能从老蒋入手了,毕竟他是国民党的最高决策人,只要他不采纳齐公子的决策,那么东北的局面就好说了。”
“你有办法影响到他么?”
“可以先试一试,齐公子能给老蒋上书,我也能,就看最后谁能成功说服老蒋了。”
“店小二”这招叫做浑水摸鱼,先把水给搅浑了,然后再从中捞取好处。他不像齐公子那样喜欢秉笔直书,字里行间中,除了阐明自己对当前时局的看法之外,还处处透露着对领袖无比地敬意,以及誓死效忠党国的决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