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通化县党部主任孙耕尧,在暴乱开始前,就被得到消息的中共给抓获了。他不像其他同僚那么倒霉,上了刑场后,人家是枪一响就投胎去了。可他呢?挨一枪却没死,这事儿弄得还挺神奇的?因此死里逃生的他,就亲眼目睹了暴乱的发展、高潮和结局,把整个人生给推上了一个悲喜交加的新高度。后来共产党没信邪,心说我倒想看看你是不是那九条命的猫?所以说,跟共产党较劲你好得了么?结果孙耕尧被第二次推上刑场,这次就死得透透的。由此可以看出,孙耕尧这辈子就好像生活在舞台上,九死一生对他来说,不知道是万幸,还是不幸?

  李维恭搞的暴动,充分吸取了通化的经验教训。他没敢启用日本人,直接就让日本人靠边站了。据许忠义事后推测,估计是这老东西太好面子,有点惧怕国内舆论的结果。整盘计划应该说是天衣无缝,根据中共叛徒——民主联军总部作战副科长王继芳的供词,李维恭认为趁民主联军新败之际,利用姜鹏飞一举拿下哈尔滨,这还是件靠谱的事。

  但王继芳叛变投敌这是绝密,知道的人并不多。没想到却被个不相干的军统留级生,给趁乱搅局了。王继芳从投敌到彻底暴露,整个过程还没超出24小时,就在国民党对民主联军即将展开围攻前,许忠义把这一消息上报给东北局了。紧接着,东北局又顺藤摸瓜,把视线对准哈尔滨内,一个叫做“姜鹏飞”的汉奸特务……

  老许挽救了中共“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意图,挽救了十万民主联军和哈尔滨,也使得中共在东北获得了一丝喘息。按理说,他这功劳应该是居功至伟了,可结果呢?解禁后的许忠义,刚一见到老杨,就被那劈头盖脸的口水,把小脸给弄得油光光的。

  “你太不像话了!”一拍桌子,老杨恨得不行不行了,“自己是什么任务不清楚么?啊?万一暴露了怎么办?我宁可不管那狗屁的王继芳,也得保住你这位好同志!”

  这叫批评吗?

  两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眼泪“哗哗”地往下淌。什么叫劫后余生,什么叫做肝胆相照的战友情?据老杨事后说,倘若许忠义出了事,那他就只能拿根绳上吊去了。为配合许忠义送出情报,东北局几位领导被彻底惊动了,沈阳城全体中共地下党员,都是二十四小时莫名其妙地待命。这还不算周边城市中,那些随时候命准备抽调增援的同志。

  “老许啊!你以后可要听话呀!知道么?你就是来搞物资的,搞情报的事跟你不沾边,懂了吗?顺手牵羊那业余爱好,还是把它戒了吧,这样你就能安全,我也能够省心了。”

  老杨这劝诫有点意思,不像命令,反倒像是哀求。他不哀求行么?眼下老许在中共情报界的地位,几乎都要数一数二了。能把一整套的军工生产线弄进北满,哪位情报员有他这出奇冒泡的本事?这等功绩意味着什么?表明日后在天下的角逐中,中共可以放手和国民党叫板了。所以,不仅是“龙潭三杰”中的李克农,就连远在延安的中共中央,也都把他当成了眼珠子。还有鲁美那些教授、国学大师和花季少女们……

  “市委转达东北局的命令,哪怕沈阳城的情报员全都牺牲了,你老许也绝对不能出事。不然就是你这边葬礼,我那边枪毙。”

  感动啊!许忠义觉得自己这辈子没白活。

  “你要再给我冒险……”老杨咬咬牙,干脆把话说绝了,“我就不让小丫头嫁给你!信不信?这权利我还是有的。”

  “别别别!”老许害怕了,一双手在老杨眼前晃得就根触电似的,“那你还让不让我活了?有你这么当领导的吗?”

  “所以你得听话,知道么?你的作用不只是一个师的问题,全东北所有国民党军加在一起,也顶不上你这一个情报员。”

  戴笠生前曾说过一句话,他说把所有总务干部放在一块,也赶不上许忠义一个人的作用。现在看来,他还是低估了老许,跟他毕生崇拜的蒋校长一样,犯了个不能识人用人的大毛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