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外臣狐婴敬呈齐王陛下:得闻大王不与曲阜之会,婴实为大王不取也!鲁以齐之腹心之邦,今为魏宋所乘,此诚有待大王布正义、扶危亡之时也!寡君不忍见姻亲之国有损,特命婴等先入曲阜,立盟会,并诸国之卿士以定国境、弭兵燹。而翁国不与,岂非失其机哉?愿大王明察利害,命卿士之鲁,以振霸主之国威,免遭列国蚕食。”

  我读了一遍,发现这信开头的确很客气,请齐国来布正义、扶危亡。然而读到“先入曲阜”句,我自己都忍不住笑了。万一齐王天真可爱地问我数十万大军是怎么回事,我该怎么回答他呢?还是哈哈一笑就算了?

  信的最后就有些威胁气息了,他看了不会很生气吧?算了,我懒得再写一封,就这么让人送去吧。我好歹救过他的命,总不至于连几句言辞都受不住。

  不过万一田地真的因为最后一句话发大兵打过来,那么这段血腥的历史就是因为我一时偷懒所造成……压力真大。

  我还是懒得改。

  临菑与曲阜并不远,以天璇堂送信的速度,五天之内必然能够打个来回。算上大家急着赶回去过年,我把盟会最后盟约缔结定在了十月廿日。

  实际上真正的盟会已经开始了。

  我跟魏无忌是老相识了,而且我与他姐姐的婚事也已经在进行中。因为周公定了六礼,所以走程序很漫长,反正我找了两个儒生去办,冯实统筹,这事用不着我操心。在这个时代,对礼的严苛程度反倒没有后世那么强。

  六礼中除了“纳征”不用我亲自前往,其他都需要男方家主亲自去,表示尊重。不过我反正没去,未来岳父也没挑我的礼。说起来纳征其实也没走,因为虽然不需要男方家主去,但是需要一个男方家“全福之人”去。也就是父母丈夫子女都健在的女性亲戚。

  我上哪里去找这样的女性亲戚?

  最后是借用了连瑞的妻子,她正好算是全福之人,帮我去过了大礼。作为赵国大司徒的妻子,也算是我门人的妻子,于礼勉强能瓜葛上,地位也还算显赫,所以魏人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结。

  “父王还是希望狐子能够亲迎。”无忌纠结了半天,终于道。

  “唔,理所应当。”我道。

  魏无忌来的主要目的就是谈这事,至于会盟的事反倒没谈多少。魏国原本是想从宋国捞点好处,不过被我说服了。现在蒙骜正带兵前往薛地,结局基本也是一鼓而下。将薛地和滕国给魏国,魏王应该能够满足了。

  不过,滕国是宋国前两年打下来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