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2 / 3)
廉颇大概是最能感受到这种士气高涨的人。还没等到我的中军与他前军汇合,他已经传来占领平邑城,活捉县令国欣。
战报写得很详细生动,显然是我派去的书记们执笔,廉颇签字。如果去掉文学修饰词,这份战报其实很简单。廉颇前军先锋营在三日前抵达平邑县城,大军围城,招降不果,于是蚁附攻城,死伤三百余人,未果。乃连夜精选材士,黎明时以云梯攻城,一鼓而下。
“……前军将颇身先士卒,跳荡登城,斩首十余,卷刃再三,披创二十四。众材士战克倍数之敌,死者十之五,而无一背刃者。……”
战报里如此介绍。
等我的中军营帐到了,我命令嘉奖前军,犒赏羊百头,兔五百只。当夜攻城材士,死者进二等果毅勋章,生者进三等果毅勋章,伤者加赏奴隶五人,残者十人。各级军官酌情记功,由前军将报上来。
至于此战的指挥官前军将廉颇,我令人持我节钺召其入中军营参与聆讯。
聆讯官由我、白起、韩彬组成。
主要缘故是敲打廉颇,也是为了日后让赵国将军们形成爱惜兵力的好习惯,战死的人太多了!
“廿六日,我下令蚁附攻城。”廉颇见阵势不对,之前的得意一扫而空。
“在攻城前是否查探敌情?”我作为主训官,就如同回到了法庭上一般,“是否非蚁附不可?”
蚁附攻城顾名思义就是如同蚂蚁一般附着城墙,攀援攻城。这种攻城模式是现在主流的攻城方式,缺点在于死伤太大。
“查探过,”廉颇答道,“平邑地形与城墙之事,末将皆亲自领人考察。也收买了乡间,询问故水道之事。秉元帅,此事皆在战事日志中详录,请明察之。”
廉颇的战事日记已经由他的书记官带到了中军帐,现在中军书记们正在检查格式是否符合标准,内容是否有疑点。他们的聆讯在另外一座大帐之中,所以等会我才能知道结果。
“之所以蚁附,”廉颇道,“非蚁附无以得知其守城决心与兵力分署,也就无从择弱者处下手。”
廉颇此战攻下平邑,伤亡约在八百人上下,蚁附攻城时只折损三百人,还有五百人是在选锋材士登城、以及其后的城中巷战折损的。这事很不符合常理,照道理说蚁附的伤亡总是最大的。
↑返回顶部↑
战报写得很详细生动,显然是我派去的书记们执笔,廉颇签字。如果去掉文学修饰词,这份战报其实很简单。廉颇前军先锋营在三日前抵达平邑县城,大军围城,招降不果,于是蚁附攻城,死伤三百余人,未果。乃连夜精选材士,黎明时以云梯攻城,一鼓而下。
“……前军将颇身先士卒,跳荡登城,斩首十余,卷刃再三,披创二十四。众材士战克倍数之敌,死者十之五,而无一背刃者。……”
战报里如此介绍。
等我的中军营帐到了,我命令嘉奖前军,犒赏羊百头,兔五百只。当夜攻城材士,死者进二等果毅勋章,生者进三等果毅勋章,伤者加赏奴隶五人,残者十人。各级军官酌情记功,由前军将报上来。
至于此战的指挥官前军将廉颇,我令人持我节钺召其入中军营参与聆讯。
聆讯官由我、白起、韩彬组成。
主要缘故是敲打廉颇,也是为了日后让赵国将军们形成爱惜兵力的好习惯,战死的人太多了!
“廿六日,我下令蚁附攻城。”廉颇见阵势不对,之前的得意一扫而空。
“在攻城前是否查探敌情?”我作为主训官,就如同回到了法庭上一般,“是否非蚁附不可?”
蚁附攻城顾名思义就是如同蚂蚁一般附着城墙,攀援攻城。这种攻城模式是现在主流的攻城方式,缺点在于死伤太大。
“查探过,”廉颇答道,“平邑地形与城墙之事,末将皆亲自领人考察。也收买了乡间,询问故水道之事。秉元帅,此事皆在战事日志中详录,请明察之。”
廉颇的战事日记已经由他的书记官带到了中军帐,现在中军书记们正在检查格式是否符合标准,内容是否有疑点。他们的聆讯在另外一座大帐之中,所以等会我才能知道结果。
“之所以蚁附,”廉颇道,“非蚁附无以得知其守城决心与兵力分署,也就无从择弱者处下手。”
廉颇此战攻下平邑,伤亡约在八百人上下,蚁附攻城时只折损三百人,还有五百人是在选锋材士登城、以及其后的城中巷战折损的。这事很不符合常理,照道理说蚁附的伤亡总是最大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