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大笑:两支笔全是你的呀!

  不,给了你,就是你的。再要回来,不礼貌。我,我,还是喜欢那支旧笔。我用了好多年了。

  我把旧笔还给他。

  谢谢!他那郑重口吻,倒像是我送了他一件极珍贵的礼物。

  1949年4月,我和正路终于从北京到了武汉,又带着母亲弟妹从武汉去广州。在粤汉铁路工作的好友李一心和刘光远夫妇决定不走,将他们粤汉铁路眷属的火车票送给我们。那是从武汉去广州的最后一班火车。仓促收拾行装,抓头不是尾,竟抓了几个枕头和衣架,抓了唯一有价值的是爷爷的宝贝──朱熹写的《游昼寒诗》。

  1954年,殷海光去哈佛大学作访问学人。我和母亲突然想到我家的爷爷的宝贝。母亲从唯一的一口樟木箱子里将宝贝拿出摆在桌上。古色古香的金黄缎子书套,紫檀木夹板,刻着朱文正公遗迹。黄色纸地,白绢镶边。朱熹龙飞凤舞写着:

  仙洲几千仞,下有云一谷。道人何年来,借地结茅屋。

  想应厌尘网,寄此媚幽独。架亭俯清湍,开径玩飞瀑。

  交游得名胜,还往有篇牍。杖屦或鼎来,共此岩下宿。

  夜灯照奇语,晓策散游目。茗碗共甘寒,兰皋荐清馥。

  ……

  母亲将殷海光请到我们房中。

  殷先生,嗯──。母亲笑了一下,不知如何启口。有件事,请你帮个忙。好不好?

  那要看是什么事。

  有一幅朱熹写的字,我们老太爷当宝贝,看一次就叫一声:好呀!摇头晃脑大声吟起来。聂家只剩下这一件家当了。也是太穷了。人总不能端着金碗当叫化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