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1 / 1)
这时,一个中尉参谋突然有些胆怯地举了下手,想要发言。由于严大力此时有些焦头烂额,因此他并不否决这些初级参谋人员的建议。虽然说这种建议很有可能价值不大,但是听听说不定对大家有所启发。
因此严大力示意那名中尉大胆说出自己的建议。而这个脸上还有这一些红晕的年轻人有些腼腆站起来说道:“我想是不是可以将这些大沼泽地里的小路加宽一些?根据大沼泽地里被标注出来的羊肠小道,是不是可以确认这些小路原本是可以通过重装备的,只要加宽一些,那么重装备就可以通行了呢?”
严大力虽然觉得这个建议的价值不大,但是他依然鼓励这名中尉道:“请您继续说下去。”
“我原来的家乡就有一大片沼泽地,如果不穿越沼泽地的话去其他地方的路程绕得非常远。因此那里的人们为了让自己运送货物的牛车能够穿越沼泽想到过一种办法。那就是将树木的主干作为骨架,然后用树枝和蔓藤来编织成网状安放到树木主干上,一般来说编织两到三层就能通行牛拉的大车。当然坦克、大炮以及卡车肯定要比牛车重很多,那么我们就多编织几层这种藤网铺设到原有小路的两侧也许就能让重装备通行了,当然通行的速度有可能很慢。至于要编织几层,我建议我们先去沼泽地实地做实验来确定。”这名中尉在严大力的鼓励下说出了自己设想的办法。
严大力一听这儿建议,眼前一亮。他急忙问道:“您是属于哪个部队的?”
“报告上校同志,我是师直属工兵营的。”那名中尉见到师长同志开口询问,连忙回答道。
“我觉得这个方法应该能行得通。这样吧,这个实验就由您带着人在负责做。师里的其他装备和人员都由您调配,只要这个方法能行得通,我回请示上级给您发个勋章。”严大力哈哈大笑起来,看来群策群力的方法奏效了。这不就有人提出了一个很可能有效的办法吗?而且这个方法还有一点好处,那就是所需材料在这里到处都能找到,也不用花费时间从后面调,这对于现在想要急于突破敌人防线的近卫第24师非常有利。
军队作为一种令行禁止的组织做事情的效率非常高,严大力一确定要做这个实验,很快一辆坦克、一辆卡车拖着大炮就来到了沼泽地边缘。而制造这种道路的材料也发动了部队的士兵在周围砍伐了很多树木和树枝、蔓藤准备好了。
严大力亲自带着人现场观看了这个实验,实验的过程很成功。根据实际的实验,最终确定了如果需要坦克通行,需要编制七到八层的藤网。而如果需要卡车拖着大炮通行,则至少需要5层藤网。
难题解决了!严大力没有迟疑,立即下达命令让全师所有的人都在附近寻找编织这种道理所需呀的材料。同时他也正式将自己的作战方案向军司令部发出了电报。
对于严大力的这份作战计划,作为近卫第13军的主要指挥员,费奥克季斯托夫和基利杰缅科都很认可。他们发现这份计划的巨大价值就在于能够达成进攻的突然性,并且肯定德军一定不会想到苏军可以有办法穿越这一大片沼泽地而突然出现在德军防线的后方。因此他们立即将严大力提出的方案向近卫第8集 团军司令部做了汇报。
经过层层上报,这份作战计划没有过多久就出现在了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的桌子上。不管是近卫第8集 团军的两位主要指挥员库兹涅佐夫和安德烈耶夫还是方面军的两位主要指挥员罗科索夫斯基和马利宁都对这个天才的计划赞不绝口,罗科索夫斯基甚至开玩笑说要给严大力在申请一次金星奖章,以奖励严大力在强渡第聂伯河和这次突然穿过大沼泽地的功勋。他们很快就批准了严大力提出的计划,并且要求近卫第8集团军的其他部队以及空军第16集团军对这个计划实施配合行动。
紧张的准备工作持续了两天,近卫第24师终于将重装备所需要穿过大沼泽地的所有材料都准备好了。这个作战计划立即开始进入了实施的阶段。根据估算,近卫第24师要边铺设藤网边行军穿过大沼泽地需要两天的时间,为了不让德军的空中侦察机发现近卫第24师的行动,负责掩护白俄罗斯方面军的苏联空军第16集 团军在大沼泽地及其南北两侧的空域派出了大量的战斗机进行巡逻,看上去就好像是白俄罗斯方面军要开始发起一场进攻战役的前奏阶段,想要夺取制空权一样。
德国空军第6航空队部署在这一地区的侦察机以及进行值班巡逻的战斗机很快就被占据数量优势的苏军战斗机击落,由于德国空军第6航空队在前面的空中战斗中损失惨重,特别是在登陆场上空的战斗中损失了大量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因此在此时以及无力调集更多的飞机来与苏联空军争夺制空权,这片区域为之一空,根本没有德国空军的飞机敢于飞到这里来与苏军飞机进行较量,实际上德国空军以及默认了苏联空军在这一区域的绝对制空权。
在夺取了这片区域的绝对制空权以后,苏联空军第16集 团军就为近卫第24师撑起了一把空中的保护伞,使得近卫第24师的行动完全保密。根据严大力提交的计划,为了不让德军起疑心,苏联空军第16集团军派出了大量的轰炸机编队,对大沼泽地南北两侧的德军防线实施了一轮又一轮的狂轰滥炸。这样的行动很符合苏军在进攻战役发起时的逻辑,先夺取绝对制空权,然后轰炸德军已经设置好的防御阵地。因此,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负责这一方向上的作战参谋和指挥官们一致认为苏军想要向大沼泽地南北两侧发起进攻的作战意图非常明显。自始至终,德军的指挥官们都没有想到苏军此时真正的杀招在大片被德军认为无法穿越的大沼泽地之中。 ↑返回顶部↑
因此严大力示意那名中尉大胆说出自己的建议。而这个脸上还有这一些红晕的年轻人有些腼腆站起来说道:“我想是不是可以将这些大沼泽地里的小路加宽一些?根据大沼泽地里被标注出来的羊肠小道,是不是可以确认这些小路原本是可以通过重装备的,只要加宽一些,那么重装备就可以通行了呢?”
严大力虽然觉得这个建议的价值不大,但是他依然鼓励这名中尉道:“请您继续说下去。”
“我原来的家乡就有一大片沼泽地,如果不穿越沼泽地的话去其他地方的路程绕得非常远。因此那里的人们为了让自己运送货物的牛车能够穿越沼泽想到过一种办法。那就是将树木的主干作为骨架,然后用树枝和蔓藤来编织成网状安放到树木主干上,一般来说编织两到三层就能通行牛拉的大车。当然坦克、大炮以及卡车肯定要比牛车重很多,那么我们就多编织几层这种藤网铺设到原有小路的两侧也许就能让重装备通行了,当然通行的速度有可能很慢。至于要编织几层,我建议我们先去沼泽地实地做实验来确定。”这名中尉在严大力的鼓励下说出了自己设想的办法。
严大力一听这儿建议,眼前一亮。他急忙问道:“您是属于哪个部队的?”
“报告上校同志,我是师直属工兵营的。”那名中尉见到师长同志开口询问,连忙回答道。
“我觉得这个方法应该能行得通。这样吧,这个实验就由您带着人在负责做。师里的其他装备和人员都由您调配,只要这个方法能行得通,我回请示上级给您发个勋章。”严大力哈哈大笑起来,看来群策群力的方法奏效了。这不就有人提出了一个很可能有效的办法吗?而且这个方法还有一点好处,那就是所需材料在这里到处都能找到,也不用花费时间从后面调,这对于现在想要急于突破敌人防线的近卫第24师非常有利。
军队作为一种令行禁止的组织做事情的效率非常高,严大力一确定要做这个实验,很快一辆坦克、一辆卡车拖着大炮就来到了沼泽地边缘。而制造这种道路的材料也发动了部队的士兵在周围砍伐了很多树木和树枝、蔓藤准备好了。
严大力亲自带着人现场观看了这个实验,实验的过程很成功。根据实际的实验,最终确定了如果需要坦克通行,需要编制七到八层的藤网。而如果需要卡车拖着大炮通行,则至少需要5层藤网。
难题解决了!严大力没有迟疑,立即下达命令让全师所有的人都在附近寻找编织这种道理所需呀的材料。同时他也正式将自己的作战方案向军司令部发出了电报。
对于严大力的这份作战计划,作为近卫第13军的主要指挥员,费奥克季斯托夫和基利杰缅科都很认可。他们发现这份计划的巨大价值就在于能够达成进攻的突然性,并且肯定德军一定不会想到苏军可以有办法穿越这一大片沼泽地而突然出现在德军防线的后方。因此他们立即将严大力提出的方案向近卫第8集 团军司令部做了汇报。
经过层层上报,这份作战计划没有过多久就出现在了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的桌子上。不管是近卫第8集 团军的两位主要指挥员库兹涅佐夫和安德烈耶夫还是方面军的两位主要指挥员罗科索夫斯基和马利宁都对这个天才的计划赞不绝口,罗科索夫斯基甚至开玩笑说要给严大力在申请一次金星奖章,以奖励严大力在强渡第聂伯河和这次突然穿过大沼泽地的功勋。他们很快就批准了严大力提出的计划,并且要求近卫第8集团军的其他部队以及空军第16集团军对这个计划实施配合行动。
紧张的准备工作持续了两天,近卫第24师终于将重装备所需要穿过大沼泽地的所有材料都准备好了。这个作战计划立即开始进入了实施的阶段。根据估算,近卫第24师要边铺设藤网边行军穿过大沼泽地需要两天的时间,为了不让德军的空中侦察机发现近卫第24师的行动,负责掩护白俄罗斯方面军的苏联空军第16集 团军在大沼泽地及其南北两侧的空域派出了大量的战斗机进行巡逻,看上去就好像是白俄罗斯方面军要开始发起一场进攻战役的前奏阶段,想要夺取制空权一样。
德国空军第6航空队部署在这一地区的侦察机以及进行值班巡逻的战斗机很快就被占据数量优势的苏军战斗机击落,由于德国空军第6航空队在前面的空中战斗中损失惨重,特别是在登陆场上空的战斗中损失了大量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因此在此时以及无力调集更多的飞机来与苏联空军争夺制空权,这片区域为之一空,根本没有德国空军的飞机敢于飞到这里来与苏军飞机进行较量,实际上德国空军以及默认了苏联空军在这一区域的绝对制空权。
在夺取了这片区域的绝对制空权以后,苏联空军第16集 团军就为近卫第24师撑起了一把空中的保护伞,使得近卫第24师的行动完全保密。根据严大力提交的计划,为了不让德军起疑心,苏联空军第16集团军派出了大量的轰炸机编队,对大沼泽地南北两侧的德军防线实施了一轮又一轮的狂轰滥炸。这样的行动很符合苏军在进攻战役发起时的逻辑,先夺取绝对制空权,然后轰炸德军已经设置好的防御阵地。因此,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负责这一方向上的作战参谋和指挥官们一致认为苏军想要向大沼泽地南北两侧发起进攻的作战意图非常明显。自始至终,德军的指挥官们都没有想到苏军此时真正的杀招在大片被德军认为无法穿越的大沼泽地之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