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1 / 1)
在心里做出了决定后他就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打电话给东南方向上的德军前线指挥官,让其马上估算到底能抽调出多少兵力还能继续保持防线。他要求必须在半个小时内出结果,并将能抽调的兵力立即派向西南方向上。与此同时,这位德国将军还叫来军司令部的警卫营营长,让其立即将军司令部内所有非必要留守岗位的人员以及警卫营集合起来,立即向切尔尼戈夫西南部前进,先解燃眉之急。至于军司令部所在的这栋大楼,只留一个排留守。因为他认为只要苏军没有在西南部实现突破,那就算是稳定住了防线。而一旦苏军从切尔尼戈夫市区的西南部实现了突破,那么在军司令部留下警卫营也于事无补,无力回天。
在做出了所有能做出的紧急措施后,这位德国将军立即手写了一份告急电报让通讯兵分别发往第2集 团军司令部和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汇报切尔尼戈夫目前的危险形势,要求立即向自己这里进行增援,不然的话,很有可能到了明天切尔尼戈夫就会失守。
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在接到这份告急电报后有些吃惊,因为就在四个小时以前,这位负责指挥切尔尼戈夫防御的第20步兵军军长还信誓旦旦地说自己能够坚守好几天。虽然德军高层已经下定决心放弃了切尔尼戈夫和绍斯特卡的德军,但那是为了争取建立沿着第聂伯河布置的‘东方堡垒’防线。而仅仅过了四个小时,切尔尼戈夫的形势就急转直下,这也让德军高层有些措手不及。
现在在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内的高级将领们也是对这样的情况束手无策,根本拿不出好的办法来拖延苏军收复切尔尼戈夫的时间。一时间所有人都在开动脑筋想办法,当然,他们不是在想如何对切尔尼戈夫进行增援,而是在想如何尽快建立‘东方堡垒’防线。
这时一名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内的中校参谋提出了一个相当于补漏洞的办法,那就是尽快联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看看能否让南方集团军群抽调一支部队紧急机动到第聂伯河右岸相对应切尔尼戈夫这一地段并展开,先建立这一段的防线。因为这一地段虽然说是中央集团军群负责的防守区域,但是距离两个集团军群之间防线的结合部并不远。
反正就算是切尔尼戈夫的德军第20步兵军最终发生崩溃而导致苏军胜利,但是苏军要想完全占领这座城市并利用这里短时间是不能的。苏军必然要将城市里的所有德军官兵都清除干净才能放心大胆地利用这座城市,这肯定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说不定等到苏军将德军残余官兵都完全清除干净以后本方就已经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调集部队建立‘东方堡垒’防线了。
这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虽然依然漏洞百出,但毕竟是目前情况下唯一可行的办法。因此很快这个中校的建议就被采纳了,一份电报从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发到了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请求友军尽快能派出部队接管那一段的第聂伯河右岸。与此同时,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也顾不上指挥层级而直接给切尔尼戈夫市内德军的第20步兵军军长下达了一个严厉的命令,要求市区内的德军顽强战斗到最后的一兵一卒,并且保证增援切尔尼戈夫的部队将会在今天夜里抵达。
当然,增援切尔尼戈夫的所谓部队事实上根本不存在,只是为了继续保持在该市市区内的德军部队能够有足够的士气去坚守。
而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曼斯坦因元帅在接到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发来的电报后非常生气,大骂这支北面的友军完全不知道是怎么搞的,居然还要南方集团军群派出部队紧急向两军之间的结合部进行防守,难道不知道此时的南方集团军群现在也同样是焦头烂额,要应付苏军四个方面军的进攻吗?
可是不满归不满,曼斯坦因元帅也很清楚在两个集团军群的结合部如果不能建立稳固的防线,那么整个由德军总参谋部制定的‘东方堡垒’计划将会出现严重的漏洞而会功亏一篑。因此在兵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他还是想办法从第4装甲集群中抽调出了一个装甲掷弹兵师向切尔尼戈夫对应的那段第聂伯河右岸进发,准备以最快的速度建立防御,以防止苏军在这里实现强渡和突破。
但是同时他也向中集团军群司令官发了份电报,催促对方尽快调集部队共同组织好这一地段的防守。他在电报中警告说自己面临的是苏军四个方面军的进攻,同样兵力严重不足,而此时苏军在战线南部也已经有部分地段抵近了第聂伯河岸边,哪怕是只有一个地方被苏军强渡过第聂伯河,那么‘东方堡垒’计划将不可避免地被破坏。
而就在德军的两大高级司令部在使用电报频繁地相互协调的时候,切尔尼戈夫市区西南部的战斗依然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此时苏军的炮击已经停止,但是给严大力很直观的感觉却是效果非常明显。这一区域内大量躲藏在坚固建筑物的德军士兵被消灭或者是与建筑物残檐断壁一起被埋在了废墟的下面,第768团和坦克部队之间配合前进时甚至遇到的抵抗比预想的要少很多。
真正现在还在顽抗的德军残兵败将主要是那些并没有躲在高大建筑物和一些躲藏在不起眼的民居内的炮击幸存者。这些德军士兵无疑是头脑灵活和聪明的,一看到苏军开始炮击立即从哪些很容易被苏军确认为防御支撑点的坚固建筑物中转移到了不起眼的角落里,这才躲过了苏军的猛烈炮击。 ↑返回顶部↑
在做出了所有能做出的紧急措施后,这位德国将军立即手写了一份告急电报让通讯兵分别发往第2集 团军司令部和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汇报切尔尼戈夫目前的危险形势,要求立即向自己这里进行增援,不然的话,很有可能到了明天切尔尼戈夫就会失守。
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在接到这份告急电报后有些吃惊,因为就在四个小时以前,这位负责指挥切尔尼戈夫防御的第20步兵军军长还信誓旦旦地说自己能够坚守好几天。虽然德军高层已经下定决心放弃了切尔尼戈夫和绍斯特卡的德军,但那是为了争取建立沿着第聂伯河布置的‘东方堡垒’防线。而仅仅过了四个小时,切尔尼戈夫的形势就急转直下,这也让德军高层有些措手不及。
现在在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内的高级将领们也是对这样的情况束手无策,根本拿不出好的办法来拖延苏军收复切尔尼戈夫的时间。一时间所有人都在开动脑筋想办法,当然,他们不是在想如何对切尔尼戈夫进行增援,而是在想如何尽快建立‘东方堡垒’防线。
这时一名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内的中校参谋提出了一个相当于补漏洞的办法,那就是尽快联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看看能否让南方集团军群抽调一支部队紧急机动到第聂伯河右岸相对应切尔尼戈夫这一地段并展开,先建立这一段的防线。因为这一地段虽然说是中央集团军群负责的防守区域,但是距离两个集团军群之间防线的结合部并不远。
反正就算是切尔尼戈夫的德军第20步兵军最终发生崩溃而导致苏军胜利,但是苏军要想完全占领这座城市并利用这里短时间是不能的。苏军必然要将城市里的所有德军官兵都清除干净才能放心大胆地利用这座城市,这肯定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说不定等到苏军将德军残余官兵都完全清除干净以后本方就已经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调集部队建立‘东方堡垒’防线了。
这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虽然依然漏洞百出,但毕竟是目前情况下唯一可行的办法。因此很快这个中校的建议就被采纳了,一份电报从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发到了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请求友军尽快能派出部队接管那一段的第聂伯河右岸。与此同时,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也顾不上指挥层级而直接给切尔尼戈夫市内德军的第20步兵军军长下达了一个严厉的命令,要求市区内的德军顽强战斗到最后的一兵一卒,并且保证增援切尔尼戈夫的部队将会在今天夜里抵达。
当然,增援切尔尼戈夫的所谓部队事实上根本不存在,只是为了继续保持在该市市区内的德军部队能够有足够的士气去坚守。
而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曼斯坦因元帅在接到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发来的电报后非常生气,大骂这支北面的友军完全不知道是怎么搞的,居然还要南方集团军群派出部队紧急向两军之间的结合部进行防守,难道不知道此时的南方集团军群现在也同样是焦头烂额,要应付苏军四个方面军的进攻吗?
可是不满归不满,曼斯坦因元帅也很清楚在两个集团军群的结合部如果不能建立稳固的防线,那么整个由德军总参谋部制定的‘东方堡垒’计划将会出现严重的漏洞而会功亏一篑。因此在兵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他还是想办法从第4装甲集群中抽调出了一个装甲掷弹兵师向切尔尼戈夫对应的那段第聂伯河右岸进发,准备以最快的速度建立防御,以防止苏军在这里实现强渡和突破。
但是同时他也向中集团军群司令官发了份电报,催促对方尽快调集部队共同组织好这一地段的防守。他在电报中警告说自己面临的是苏军四个方面军的进攻,同样兵力严重不足,而此时苏军在战线南部也已经有部分地段抵近了第聂伯河岸边,哪怕是只有一个地方被苏军强渡过第聂伯河,那么‘东方堡垒’计划将不可避免地被破坏。
而就在德军的两大高级司令部在使用电报频繁地相互协调的时候,切尔尼戈夫市区西南部的战斗依然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此时苏军的炮击已经停止,但是给严大力很直观的感觉却是效果非常明显。这一区域内大量躲藏在坚固建筑物的德军士兵被消灭或者是与建筑物残檐断壁一起被埋在了废墟的下面,第768团和坦克部队之间配合前进时甚至遇到的抵抗比预想的要少很多。
真正现在还在顽抗的德军残兵败将主要是那些并没有躲在高大建筑物和一些躲藏在不起眼的民居内的炮击幸存者。这些德军士兵无疑是头脑灵活和聪明的,一看到苏军开始炮击立即从哪些很容易被苏军确认为防御支撑点的坚固建筑物中转移到了不起眼的角落里,这才躲过了苏军的猛烈炮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