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鸿章虽然不主攻,但他举办的洋务运动事业却最多,李鸿章很早就了解到资本主义入侵的清朝既不能禁止洋货的不来,也不能禁止百姓不用。倒不如既来之则安之,化为己用。在他的支持下,开挖矿藏、开办电报、纺织业、钢铁铸造业都在这个时候发展起来,顺应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强化着中华大地的自身力量。

  在我看来,李鸿章的做法虽然表面上软弱,但他却是那个时代头脑较为冷静的人,没有之一。

  当时中国的局势表面上水深火热,乱糟糟的,其实本质很简单,不就是一个大户土豪因为不会武功被几伙山贼海盗欺负,随后成了他们的长期饭票嘛。这个时候如果土豪明目张胆地招兵买马来和强盗们抗衡,估计很容易被干掉。所以更适合一点的方法是先示弱,和强盗们表面上交个朋友,降低强盗们的疑心,多向他们学点耍枪弄棒的本事,再练练自己的家丁,慢慢添置武器,然后自己的生意继续做,强盗们要钱也继续给,军事经济齐头并进,虽然开始屈辱一点,但是只要强盗们暂时不来骚扰了,土豪便可休养生息,慢慢发展自己的军事实力,待自己也兵强马壮之时,那里还有强盗敢来欺负的道理?强盗们夺走的东西我们也要一件件地取回来。

  这个就是李鸿章的本意,可惜大部分的百姓都不理解,确实也是,历史上能做到越王勾践一样卧薪尝胆的人又有几个?

  不过无论如何,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是当时两位杰出的人物,一位忠烈爱国之将,一个治国谋略之才,他们的思想虽然在一个时代里发生了碰撞,但总体来说推动了清朝洋务运动的积极向前发展,是当时中国的两大栋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